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川習會」30日登場在即,外媒紛紛關注台灣命運,擔憂美國總統川普為了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不惜出賣台灣。BBC於27日節目揭露,川普政府內部「保台」、「棄台」兩方勢力拉鋸,一方主張傾注資源,嚇阻中國犯台,另一方質疑為台灣出兵是否符合美方利益。專家對此警告,若美國對中國犯台袖手旁觀,可能被視為全球「美國時代」的結束、「中國時代」的到來。
川普、習近平 圖/新華網、X@realDonaldTrump拒止戰略
川習會前夕,英國廣播公司(BBC)的Podcast《全球故事》(Global Story)拋出直球問題:「如果中國犯台,川普會怎麼做?」
節目主持人指出,對於是否出兵保衛台灣,川普政府內部兩方勢力爭執不休。英國地緣政治分析師克萊布崔(James Crabtree)說明,對中鷹派如戰爭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認為中國是最大威脅,一旦任由台灣落入北京手中,將衝擊全球半導體產業,損害美國的長久經濟利益。
節目引述柯伯吉:「我所以提及台灣,是因為中國的緣故,......台灣對中國很重要,因為它有助於中國稱霸亞洲,亞洲又是世界最大市場,從這點出發,中國將在全球經濟佔主導地位。」
柯伯吉寫過一本書叫《拒止戰略》(Strategy of Denial),柯伯吉稱想要保持國際政治的現狀,就必須維持「軍事拒止」 (military denial)。克萊布崔解釋,柯伯吉這話是指,美方耗費太多資源在歐洲與中東的戰場,卻輕忽了中國這個最大威脅,尤其是中國入侵台灣的風險,因此提議聚焦在赫阻中國犯台,讓北京因為侵犯成本高昂,而不敢輕易出手。
據日媒《日經亞洲》8月引述知情人士的報導,美國2025年的「國防戰略」最終草案,大量借鑒了柯伯吉的《拒止戰略》內容。
美國防次長柯伯吉美國學者高德斯坦4年前曾與現任美國防次長柯伯吉(圖)就「美國能否守住台灣」進行線上辯論,圖攝於3月4日。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4年10月27日保衛台灣?先顧自家後院!
相對於鷹派的「台灣優先」,另一派屬於孤立主義陣營,比如前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安東(Michael Anton):「我們一直被告知,危機正在台海醞釀,中國一直以來都保持耐性,但這耐性恐怕快耗光了,他們可能會動手做出某些事情,我想就此提出一些質疑。」
克萊布崔就此表示,這陣營對於為台灣挺身而出,抱持懷疑態度。安東就曾批評,華府陷入集體錯覺,不允許挑戰「台海危急」的設想,「如果決策是以此為基礎做成,將會釀成可怕的災難性錯誤」。
安東在任時負責規劃「國安戰略」,據克萊布崔說法,據悉戰略內容當中,沖淡了台灣的重要性,並建議專注在美國的西半球後院。無獨有偶,川普政府當前正在南美外海,執行所謂的「反毒」行動,甚至範圍還從加勒比海擴大到太平洋,並在委內瑞拉外海集結重兵,被普遍認為,是在威逼該國的反美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下台。
克萊布崔指出,安東雖然只算是中層官員,但副總統范斯(JD Vance)與川普長子小川普(Donald Trump Jr.)都屬於孤立派的領頭人物,這一派較不支持對中強硬,更為尋求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質疑為了台灣與中國開戰,並不符合美國利益。
美國時代的終結
節目最終直接詢問,若川普真的任由中國出兵台灣,將會對印太區域、美國本身,還有全世界造成怎樣的衝擊。
克萊布崔回答,如果台海戰爭真正爆發,而且戰爭曠日廢時,甚至演變成中美衝突,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比俄烏戰爭更大的損害;但若如同習近平期望,解放軍短時間內即以優勢兵力拿下,美國也不介入,其對於經濟的影響將有限,不至於災難性程度。
克萊布崔接續指出,對於中國來說,當局權威將獲得大大提升,習近平的歷史地位將有望超越毛澤東,成為當代最重要的中國領導人;與之相較,美國作為全球主導勢力的可信度,將受到嚴重削弱,日本、南韓、菲律賓、澳洲等印太盟友會質疑美國的安全承諾,「抗中」聯盟恐怕岌岌可危。
克萊布崔最後結論道,中國取得台灣,大概率會是二戰結束以來,世界最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由於美國正從歐洲事務退縮,若再不挺印太地區的盟友,各國將不再視美國為全球主導力量,此權力的真空將由中國取而代之。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