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全台目前約有15萬名外送員,為了保障外送從業人員的權益,朝野黨團都推出相關草案。勞動部長洪申翰也在日前表示,行政院版本在經過幾個月的研議後,目前進入最後跨部門的整合階段。民進黨立法委員林楚茵強調,未來通過的專法內容牽涉到外送員、消費者、外送平台及商家等四方權益,建議應多開幾場公聽會,完整討論後再進行表決。
林楚茵在《94要客訴》節目中表示,「外送員專法」牽涉到的不只是外送員、消費者與外送平台三方,還有被平台收取上架費的商家,民進黨團版本在前陣子已推出,不僅提及「申訴處理小組」與「各部會分工」,也被台北市外送員工會稱讚「最為完整」。呼籲國民黨不要繼續靠著人數優勢倉促立法,在外送員權益上,應考慮立法完整性再送出去表決,才能面面俱到。
外送員專法「承攬還是雇傭」陷兩難?(圖/94要客訴)政治評論員蕭敬嚴則表示,外送員的權利與義務應該對等。若外送員希望享有勞健保等保障,服務品質也應同步提升。他以消費者角度指出,目前外送員素質參差不齊,不乏棄單、延遲情形。他也感嘆:「現在叫外送有被剝三層皮的感覺」商家減料、平台上架價格偏高、再加上外送費,對消費者而言成本已不低。他擔憂若專法通過後平台營運成本上升,最終可能仍轉嫁給消費者,也表示專法通過前應舉辦公聽會,傾聽消費者意見。
蕭敬嚴以消費者角度指出,外送員的權利與義務應該對等。(圖/94要客訴)資深媒體人邱明玉認為,最大癥結點還是在外送工作是屬於「承攬」還是「雇傭」?若屬承攬關係,外送員等同自由接案者,須自行負擔保險。如果是「雇傭」,外送員等同於外送平台的員工,雖然可享受勞健保的保障,但也可能需要犧牲彈性工時、接單自由等好處。以外送平台的立場,他們認為自己是媒合者,對外送員強制性較低,假若又要保障外送員在勞健保的需求,碰到棄單、外送延遲等問題,恐怕會讓消費者權益受損。至於外送員,部分人雖能靠高接單量月入數萬元,但也承擔長時間工作與交通風險,甚至有「備勤卻無薪」的情況。主持人王時齊也表示,目前各界對外送員工作性質仍意見分歧,專法制定前應廣邀各方利害關係人召開公聽會,充分討論後再行定案。
蕭敬嚴表示專法通過前應舉辦公聽會,傾聽消費者意見。(圖/94要客訴)對於外送員權益的議題,網友也在直播留言區熱烈討論。有些人認為「要當外送員,就要有些犧牲,不要只想拿好處」。也有人擔心外送員納保後,「(平台)就會要求(外送員)外表要整齊清潔有禮貌不亂丟單、丟食物,一日要達成多少業績,不能亂搶單等,那會有多少外送員願意做」?
更多新聞:黃仁勳邀三星、現代會長「吃炸雞」 現場湧200人!警出動維安
更多新聞:推動加速淨零轉型!賴清德拚明年發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
更多新聞:台中購物節海報QR code出包挨轟「螺絲掉滿地」 中市:902家已修正重寄
更多新聞:輝達就是要T17、T18!2週完成和新壽解約?蔣萬安:會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