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新聞幕後/補充保費急剎車 石崇良非首次「踩紅線」部院多溝通才能快步走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近日拋出補充保費新制變革,引發外界議論。(圖/行政院提供)
衛福部長石崇良近日拋出補充保費新制變革,引發外界議論。(圖/行政院提供)

衛福部長石崇良近日拋出補充保費新制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消息傳出後,立刻引發民怨大反彈,更有網友喊「衛福部長下台」。石崇良則回應,「去留從來不在我心中」;但其實這並非石崇良首次「踩線」,健保的財務壓力石崇良一直都放在心上,如何永續跟健全發展更是重中之重。只是這次可能真的是「太急了」。

此事件緣起為石崇良本月4日接受媒體專訪的報導於5日刊出,他拋出啟動《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1條修法,在不漲健保費下提出「補充保費」三大改革,包括:股利、利息、租金所得改採「年度結算制」、單筆扣繳上限1000萬提高到5000萬、高額獎金扣費門檻調整為最低工資的四倍。預計可為健保增加100至200億元收入,擬明年提修法、最快116年上路。

未料,報導一出立即引發外界熱議,更有存股族股民崩潰哀號。即便石崇良前日舉行臨時記者會再度說明,也無法澆熄網友的反彈聲浪,也驚動了行政院,連忙解釋「關於健保補充保費的修法方向還在廣納意見階段,政府也絕對不會為難小資族」等話語;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前晚更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衛福部暫緩規劃。

石崇良強調,補充保費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提早做改革主要是希望減緩影響最多人的「一般保費」調漲。(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石崇良強調,補充保費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提早做改革主要是希望減緩影響最多人的「一般保費」調漲。(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上述政策的「急轉彎」,讓改革尚未送入行政院審議就被迫喊停。但其實這並非石崇良首次「踩線」,近期非洲豬瘟事件中,他10月底在立院衛環會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突然提出取消機場「免檢疫」通道、不再以「紅、綠線」區分疫區班機的防堵政策震驚外界!後續才被發現仍在研議中。衛福部當日也趕緊補充修正:「針對衛福部證實機場免檢疫通道取消、一律要過X光等相關報導,目前防檢署研議中」,對於細節有疑問,建議可進一步向主責機關確認。

回顧健保財務,健保基金的財務壓力並非近期才浮現,創立至今滿30年的健保,目前保費收入75%來自一般受薪階級,但近十年因台灣邁向高齡化、勞動人口減少等因素,警鐘已漸漸響起;除了一點一元的「點值」保衛戰外,「健保會不會破產」早已是醫界長期討論的熱門話題,也曾多次在行政院高層與「健康台灣」論壇中提及。

總統賴清德去年520上任後,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在8月首次的健康台灣會議中,也指示中央政府今年總預算中,挹注健保基金共336億元,其中政府應負擔保健保比率不得低於36%,計算基礎重新計算後,新挹注134億元,未來每年都會持續下去。持續優化健保成了不能斷的路。

但健保不只節流也要開源,台大急診科醫師出身的石崇良,行事風格果斷迅速,轉入公職後更從基層做起,包括衛生署時期的醫事處,衛福部醫事司、常務次長、健保署長再到現在的衛福部長。實務經驗豐富的他深知健保已「大到不能倒」,但單靠薪資來源已不足以支撐健保長期運作,而目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也出現「規避手法」,更讓健保改革與新增財源為迫切課題,或許是他此次喊出補充保費新制的原因。

只是,補充保費牽涉層面甚廣,除了衛福部外尚需金管會、財政部等跨部會多方協調,但他在政策尚未正式討論就「說漏嘴」對外拋出、前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更坦言「沒跟金管會溝通」,更傳出各部會甚至行政院高層多是看了報導才知道,反讓高層頭疼。

套句歌手梁靜茹歌曲《勇氣》中經典歌詞,不只愛真的需要勇氣,「改革」也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改革是個雙面刃,平時行事果斷、辯才無礙且親力親為的石崇良這次栽在補充保費,可能真的是「走太快」,或許可藉這次靜下心來想想政策利弊,是否先對內溝通,如跨部門甚至政院協調,集思廣益後再端出多數人可接受的「牛肉」與配套,以便跟社會大眾溝通,避免為了增加200億得罪480萬人,政府跟著「改革的小船」說翻就翻、讓原先的美意變調。值得深思。

#祝你健康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統派辦「追思共諜」活動 鄭麗文出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