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週參加統派團體在馬場町所舉辦的白色恐怖活動,引發議論,黨內也有諸多雜音。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今(11)天再批,國民黨常有人「自以爲是的搞和解」,跑去與毛澤東的共產黨精神和解,反而陷入否定反共的歷史而自失立場,「祭拜馬場町就是這種自以爲是的和解所造成的進退維谷」。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週參加統派團體在馬場町所舉辦的白色恐怖活動,引發議論。 (圖/翻攝自鄭麗文臉書)蔡正元撰文寫下中國共產黨的兩段歷史;中共從1949年10月1日至今,有著驚人的歷史蛻變。基本上1949年10月1日開始,毛澤東「用共產主義改變了中國」,1950年 發動「鎮壓反革命」鞏固政權,1951年 發動「三反五反」整肅工商業者,1955年 「肅清反革命運動」,1957年 「大鳴大放運動」,1958年 「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 「大耀進運動」,1958年 「拔白旗 插紅旗運動」,1959年 「反右傾運動」,1962年 「四清五反運動」,1966年 「文化大革命」,1975年 「批鄧右傾翻案風」。
蔡正元說,這一連串的「運動」死傷枕藉功過自有公評,但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卻是不爭的事實。蔣介石在這個階段的「反共」政策和理論,是建立在什麼是中國應走的道路的爭論上,也有了國際輿論的依托和支撐,但是1978年12月18日開始,鄧小平「用中國改變了共產主義」,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一國兩制和平統一」,至今47年造就了驚人的中國和平崛起。
蔡正元進一步表示,面對毛澤東式的共產黨,蔣介石搞反共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面對鄧小平式的共產黨,再搞什麼反共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因此不論李登輝的「九二共識」、連戰的「連胡五項願景」、馬英九的ECFA,都是國民黨面對鄧小平式的共產黨,試圖走出一條國共和解交流合作的道路。
但卻要面臨兩大障礙;一個是大障礙,國民黨輸掉選舉變成被民進黨鎮壓的對象,兩岸的問題也從「中國道路」的爭論,變質爲「一中一台」的統獨問題。一個是小障礙,大陸不斷有影片在「複習」國共鬥爭的歷史,大都是拿毛澤東時代的共產黨的視角,在審判蔣介石時代的國民黨的作爲,而不是「習馬會」時代確立了的。
蔡正元還說,連戰和胡錦濤所建立的國共諒解,國民黨夾在這些歷史矛盾中,既要面對民進黨的殘酷鬥爭,也要面對美國勢力的龐大壓力,更要面對共產黨難以解讀的政策變化。
他意在言外表示,國民黨難免常陷入不知所措的慌亂中,國民黨因此常有人自以爲是的搞和解,結果卻不是與鄧小平的共產黨實質和解,而是跑去與毛澤東的共產黨精神和解,反而陷入否定反共的歷史而自失立場。「祭拜馬場町就是這種自以爲是的和解,所造成的進退維谷,尤其是大陸影片《沉默的榮耀》熱映後,問題更是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