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沈伯洋成台灣民主試金石!聲量看政治曝「藍營突然躁動」

政治中心/劉宇鈞報導

粉專分析,中國勢力在沈伯洋(圖)的議題長期處於高度攻擊狀態。(圖/資料照)
粉專分析,中國勢力在沈伯洋(圖)的議題長期處於高度攻擊狀態。(圖/資料照)

中國重慶公安局近日以涉「分裂國家罪」對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展開調查,還發出全球通緝令。粉專「聲量看政治」今(13)日曝數據表示,沈伯洋已成台灣民主試金石,而國民黨及其支持者也因此有了危機感、開始躁動。

粉專指出,從YT的直播觀看聲量可見,中國網軍湧入試圖造成壓力,藍營趁勢包裝議題,綠營在沈伯洋現身德國國會後反彈,而小草群體仍無聲無息。此時賴清德公開聲援沈伯洋並點名韓國瑜表態,更讓議題升級為國內政治正面交鋒,將整起事件推入新的輿論高峰。

「藍營的突然躁動:沈伯洋成了測試民進黨的工具!」粉專提到,觀察近十天的聲量圖一看,就在中國宣布要全球抓捕沈伯洋後,藍營聲量立刻往上衝,這不是因為愛國,其實是嗅到配合中國攻擊綠營的訊號,對藍營來說,沈就是一個「綠營被打到會不會縮?」的測試題。

粉專說,更關鍵的是,親藍媒體開始推動「沈伯洋選台北市長」的新聞話題,把沈硬拉進地方選戰盤。這招看似抬轎,實際上是用「沈壓力大、蔣萬安壓力更大」的方式刺激藍營支持者的危機感。藍色聲量比綠色更早衝,就是因為藍營第一時間就把此案視為政治攻防,而不是安全議題。他們比綠營更快踩油門,也比綠營更願意把此案當成「情緒資源」使用。

粉專也說,從直播聲量圖來看,中國勢力在沈伯洋的議題長期處於高度攻擊狀態,十天來,中國把沈當成「示範性壓迫」對象,從公布立案,一路喊全球通緝,接著鋪排網軍在社群散佈批判言論,整套流程一氣呵成,是標準化的心理戰。

「綠營的慢熱與反彈:被攻擊後才開始動起來!」粉專分析,這是中國第一次對現任立委公開發動類國際追捕的動作,泛綠支持者必須先「搞清楚狀況」,再加上民進黨內對沈伯洋的角色定位本來就有多元聲音,因此綠線起步較慢。直到沈飛抵德國國會,站在門前拍影片,情緒才被點燃,這個畫面把綠營的集體心情從「被鎖喉」翻轉成「我們不怕」。

至於民眾黨支持者,粉專認為,白營支持者與政治冷感群眾根本沒把這件事當成自己的議題,但沉默不代表永遠不會被捲入,如果藍營持續操作沈伯洋對上蔣萬安,或中共升級威脅,這些保持沉默的群體將會表態(不意外的話不是支持沈伯洋)。

粉專提到,賴清德11日公開聲援沈伯洋,把事件正式拉進「國內政治主戰場」,並點名韓國瑜應該率領朝野共同聲援,這一招把防衛沈伯洋從「政黨議題」升級成「國家層級的義務」,綠營聲量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往上跳。

粉專直言,十天的直播聲量圖來看,這已不是單純的「沈伯洋遭通緝」事件,事實上,中國間接透過通緝沈伯洋,進行了一場檢驗台灣四大政治群體「面對壓力時怎麼反應」的集體測驗。泛統是壓迫者,藍營是配合攻擊者,綠營是被迫反擊者,小草是沈默旁觀者。

#沈伯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提前溢流 溪水暴漲沖下游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