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日本考慮「將薛劍驅逐出境」?矢板明夫爆1關鍵:日本政府面臨困難抉擇

國際中心/黃韻璇報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表示,若台海爆發軍事衝突、動用軍艦等武力行動,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此言論引發中國外交官強烈反彈。(圖/翻攝自高市早苗Instagram)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表示,若台海爆發軍事衝突、動用軍艦等武力行動,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此言論引發中國外交官強烈反彈。(圖/翻攝自高市早苗Instagram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明確表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此番言論引發中國跳腳,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甚至揚言斬首高市早苗,日方表示強烈不滿,呼籲將薛劍驅逐出境。不過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就分析日本面臨的困難抉擇,日本政府擔心一旦把薛劍趕回去,中國國內輿論很可能立刻把薛劍捧成「抗日英雄」;但若不驅逐,日本國內的民意已經沸騰。

矢板明夫16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提到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最近在 X 上發表「要將日本首相砍頭」的暴力侮辱性言論,已經在日本社會引起公憤。坦言若換作普通人,薛劍或許早已因「殺人預告」、「恐嚇」等罪名被警方帶走,然而薛劍卻有外交豁免權,因此日本能做的只剩「驅逐出境」。偏偏這一步,是外交上最沉重、最具破壞性的手段,很難輕易做出決斷。

矢板明夫透露,過去日本歷史上僅動用過4次「不受歡迎人物」(Persona Non Grata)通告。對象有參與金大中綁架案的韓國外交官、參與刑事犯罪的非洲某國外交官,還有日俄外交官互逐等,因此這回薛劍是否成為第5例倍受關注。

矢板明夫也分析日本政府的擔憂,擔心一旦把薛劍趕回去,中國國內輿論很可能立刻把他捧成「抗日英雄」。認為以目前中國民族主義高漲的氛圍,他回國後被媒體推上神壇、繼續煽動仇日,是極其現實的劇本,而這正是日本最不願看到的局面。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圖/翻攝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圖/翻攝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

此外,中國政府可能採取對等報復,驅逐日本外交官、操弄反日情緒,在這種民族主義的烈火中,在中國工作的日本人或留學生可能遭受到嚴重衝擊。然而矢板明夫提到,若不驅逐呢?日本國內的民意已經沸騰,尤其是以保守派為基盤的高市政權,也不願意承擔「對中國軟弱」的罵名。

因此矢板明夫給出另一種解方,認為可以讓薛劍留在日本,把燙手的山芋交還給中國,也是一招棋。他直言,「一個被日本社會討厭、無人願見的外交官,還能開展什麼外事工作?」各界活動應不會再邀請薛劍,他無法發揮影響力,反而會被軟封印,成為自己戰狼姿態的囚徒。某種程度上,這甚至比驅逐能更有效地削弱他。

最後,矢板明夫表示,驅逐與否,兩條路都一定的風險。高市政權面對的不是「該不該驅逐」這麼簡單,而是必須在國內輿情、對中關係、在外邦人安全、日本國家利益之間做出全盤的權衡考量。

#薛劍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