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賴清德總統今(17)日主持國家檔案館開幕典禮。(圖/翻攝畫面)賴清德總統今(17)日主持國家檔案館開幕典禮時表示,今天國家檔案館的開幕,除了展現政府要保護國家紀錄、保存國人記憶的決心以外,其實也展現了政府落實政治檔案開放的堅定態度,也是轉型正義的重要里程碑,我們一起努力。他並強調,政黨政治自然而然會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主張,會進行競爭。但大家都是同一國,面對未來威脅的時候,大家要團結一致,「侵略者最害怕的,就是團結的力量」。
台灣首座國家檔案館選址於新北市林口,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主管,國家檔案館不僅是典藏檔案的場所,館內同時規劃了常設展室、館史室、國際會議廳、教室,還有咖啡廳與紀念品店,讓空間兼具展覽、學習與休閒功能。尤其常設展「島讀.我們的故事」,以五大單元串起台灣記憶,透過互動設計與沉浸式體驗,讓民眾走進歷史的時光。
國家檔案館今天舉行開幕典禮,賴清德致詞時表示,他特別要利用這個機會感謝蔡英文總統,以及參與工作的歷任的行政院院長、國發會主委,還有我們檔案局各位同仁。另外也感謝新北市長侯友宜的大力支持,讓整個建館工程都能夠順利的推展。
賴清德也表示,剛剛國發會主委葉俊顯的致詞當中,可以清楚看到,不管是國發會或是檔案局,都用最新的思維在迎接這個國家檔案館。要讓檔案人工智慧化,也要讓檔案管理人工智慧化,方便每一個來到國家檔案館的人都可以很輕易、很方便,都可以找尋到他所要找到的資訊,這是值得鼓勵的。
賴清德也特別給檔案局各位同仁幾點勉勵。第一點,因為我們國家檔案館是負責徵集典藏各級政府的重要檔案、民間私人團體的珍貴文書,以及國外典藏的台灣相關檔案。這樣的檔案,除了記錄政府的施政軌跡、社會變遷的脈動,也是全民共同的生活記憶。我希望我們檔案局或檔案館同仁,一定要依法全力去徵集所有的檔案。
賴清德表示,未來,他也希望台灣不管是中央或地方機關,也都應該要依法徵集並交檔案。如果沒有法律依據的話,就不可以以任何理由拒絕或者是遮蔽,要把所有的檔案要交給國家檔案館來管理公開。
賴清德指出,第二點,國家檔案館在管理這些檔案的時候,要以「最大開放、最小限制」為目標,公開應用檔案。唯有國家把檔案公開給人民,讓國家行為接受檢視,才能夠實現開放政府與資訊透明的目標。
賴清德並指出,第三,他特別要期勉國家檔案局能夠跟校園、社團、在地場館合作,透過檔案的轉化與推廣,培養以證據為基礎的論述能力,也能夠了解台灣這麼多年來,不管在政治、在經濟、在產業、在文學各方面努力的軌跡,也據以推動台灣的民主,還有各個各項的領域都能夠進一步的發展。
賴清德接著指出,今年對台灣的民主運動而言,其實是一個相當有意義的一年。因為從9月10日開始,台灣解除戒嚴的天數正式超過了戒嚴統治的天數了。所以他也很感謝國家檔案館,第一檔的特展就展出了解嚴令、政府廢止《懲治叛亂條例》及《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修正刑法第100條等檔案原件。我要邀請國人朋友走進國家檔案館,來看見台灣如何走出威權陰霾,邁向光明、民主的每一個步伐。
賴清德說,因為今天國家檔案館的開幕,除了展現政府要保護國家紀錄、保存國人記憶的決心以外,其實也展現了政府落實政治檔案開放的堅定態度,也是轉型正義的重要里程碑,我們一起努力。他相信透過檔案的公開,能夠讓更多人理解前人追求民主的艱辛,思考民主法治與人權的可貴,進一步凝聚守護台灣民主、自由、和平的共同意識。
賴清德強調,台灣是一個民主的國家,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政黨政治自然而然會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主張,會進行競爭。但大家都是同一國,面對未來威脅的時候,大家要團結一致。侵略者最害怕的,就是團結的力量。我們一定要深刻理解這一點。
賴清德並強調,他非常希望我們今天國家檔案館的成立,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好的台灣。當我們能夠在真相的基礎上一起面對過去,共同展開對話,就能夠團結更大的力量。讓台灣繼續在自由民主的道路上堅定前行。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