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腸病毒「反常」升高進入流行期!疾管署揭「真實原因」何時降溫曝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曾淑慧(左)估計腸病毒疫情明年1月下旬寒假後才會下降。(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曾淑慧(左)估計腸病毒疫情明年1月下旬寒假後才會下降。(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11月9至15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共1萬1223人次,新增1個多月大的女嬰染伊科病毒11型發病2天死亡,研判疫情反常進入流行期,估到明年放寒假才會降溫。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疫情上升,第46週(11月9日至11月15日)門急診就診計11,223人次,較前一週(10,806人次)上升3.9%,達流行閾值(11,000人次),研判進入流行期。

她說,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 。今年累計1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9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7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5例;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腸病毒不可輕忽,併發症狀多關注。(圖/疾管署提供)
腸病毒不可輕忽,併發症狀多關注。(圖/疾管署提供)

針對死亡個案,即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個案為中部1個月大女嬰,本身早產,今年9月下旬出生,在11月上旬食慾和活動力下降、尿量減少,至急診發現血壓偏低,抽血檢查顯示發炎指數和肝功能指數都上升,白血球增加、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懷疑個案有敗血症,因此緊急收加護病房。但仍在住院隔天,女嬰就發生意識狀態改變、血壓也量不到,經過急救仍未改善,於當日不幸過世;後續個案檢體檢出腸病毒家族中的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研判為腸病毒重症造成死亡。

今年腸病毒反常在秋末才流行。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此非首見,2016年、2018年及2024年皆曾出現入冬後才進入流行期的情況。她進一步解釋,今年初流行的是伊科11型,主要侵犯對象為新生兒,幼兒可能感染但症狀不明顯,近期則可看到主要流行病毒型別轉為克沙奇A型,主要感染對象為學齡前幼兒,症狀也較為典型會出現手足口症、咽峽炎等,因此進入流行期。估計未來幾週個案數會持續增加,明年1月下旬寒假後才會下降。

#祝你健康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關我什麼事 20251118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