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錢權大戰升溫!財政部:院版才有解 345億卡關、5638億舉債一次拆雷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行政院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案,財長莊翠雲稱可補345億未分配漏洞並避免再修版致中央舉債破15%上限。院版保證22縣市統籌稅款加一般補助不低於114年,維持計畫型補助與重大建設,最快盼116年上路,重新拉平城鄉差距與財政秩序。圖為財政部長莊翠雲回應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的質詢。(圖/翻攝立法院IVOD)
行政院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案,財長莊翠雲稱可補345億未分配漏洞並避免再修版致中央舉債破15%上限。院版保證22縣市統籌稅款加一般補助不低於114年,維持計畫型補助與重大建設,最快盼116年上路,重新拉平城鄉差距與財政秩序。圖為財政部長莊翠雲回應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的質詢。(圖/翻攝立法院IVOD)

行政院版財劃法修法草案20日於院會拍板通過,財政部長莊翠雲在會後記者會強調,這份「院版」是目前唯一能把制度漏洞補齊的版本,不但可解掉新版財劃法因分配公式瑕疵而卡住的345億元「分不到」問題,也能避免立院日前三讀的「再修版」把中央推向舉債超標、甚至觸及違憲風險的窘境。她喊話朝野與地方支持院版,期盼順利在本會期完成修法、最早自116年度起實施。


莊翠雲表示,院版財劃法一併處理三個核心:第一,修正分配公式錯誤,讓原本因算法問題無法落袋的345億元得以合理分配;第二,因應再修版導致中央舉債暴增的壓力,修法後可把舉債拉回《公共債務法》規範的15%上限內;第三,院版設計確保全國22縣市一般性補助款加統籌分配稅款的總獲配金額,不會低於114年度水準,同時保留計畫型補助規模,讓軌道建設等重大公共工程不致「斷炊」。

院版並將施行日期授權行政院訂定。莊翠雲說,若能在本會期順利過關,最快可自116年度起上路,可避免115年度預算因制度更動而必須重編、增加不穩定性。

談到11月14日立院三讀的再修版財劃法,莊翠雲直指其問題沒有解、反而更大。她舉例,再修版只規定各地方政府計畫型補助款不得減少,等於即使某地捷運工程已完工,仍得「照舊領補助」,在資源配置上明顯失衡。更關鍵的是,再修版讓中央財源被大幅掏空:原本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就已需要舉債2,992億元,再修版又額外加重2,646億元負擔,合計舉債5,638億元,已超過公債法15%天花板。

財政部說明,115年度中央歲出總額約3兆350億元,若依15%上限推算,最多只能舉債4,552億元;再修版使舉債規模直接「破表」,中央施政量能與支持地方公共服務的能力都會受重創。莊翠雲也坦言,當前立院「朝小野大」的政治結構確實是挑戰,但她強調,再修版既未修正公式錯誤、也未調整事權與錢權,更讓城鄉落差可能擴大,還把中央逼入超限舉債,等同提高國家財政風險。

相較之下,院版重新設計普通統籌稅款的分配邏輯。新的做法是:扣除地方自有財源後,優先全額填補各地方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差額;第一階段先設「財源保障」,讓統籌稅款加一般性補助款至少達到114年獲配金額的75%;剩餘的餘額才依地方財政努力與基本建設需求等指標分配。

此外,院版保留普通統籌稅款的1%作為財政調節款,只要某地方獲配成長幅度低於全國平均,就可啟動調節機制拉一把,避免弱勢縣市被分配制度甩開。

因為統籌稅款已先補足地方缺口,一般性補助款就無須再另編「增裕財源」約千億元。以114年度為例,一般性補助款規模合理調整至1,421億元。莊翠雲強調,給地方的錢「沒有少」,只是從一般補助轉進統籌稅款。她也用「班班有冷氣」政策舉例,學校水電費屬基本需求,未來由地方負擔;但若遇災害修復校舍,中央仍會以計畫型補助支應,確保救急與建設不中斷。

針對外界質疑院版水平分配公式過於簡化,莊翠雲當場澄清,公式與權重並非「只有2張A4紙」就拍板,而是已在10月21日等多次會議與地方充分討論。國庫署長陳柏誠補充,新版財劃法把人口與營業額兩項指標權重拉到75%,容易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院版為縮小歧見,中央自2024年8月1日、9月4日,以及2025年3月6日、9月13日、10月21日、11月18日,共6次邀地方會商,才把原先建議的80項指標濃縮為10項,並分成「財政努力」與「基本建設」兩大類,同時加入調整係數。

調整係數的設計也更貼近現實負擔:農牧用地因關乎糧食安全,土地面積以1.5倍計;高齡化、少子化下的福利需求上升,65歲以上與14歲以下人口以1.2倍計;離島因建設成本高,土地與人口都以2倍計;為修正「污染在我家、稅收在你家」的落差,中高污染事業就業人口以1.2倍計。

在稅收劃分上,院版也調整新版做法。原新版規定營業稅扣除1.5%稽徵經費與3%統一發票獎金後,全數100%納入統籌稅款。陳柏誠指出,營業稅反映的是經濟與消費成果,中央政策同樣有貢獻,果實不該只算地方的,因此院版改成扣除3%發票獎金後,85%劃入統籌稅款、中央保留15%。

至於貨物稅,莊翠雲說,由於綠色稅制改革方向未定、貨物稅也被批評不合時宜,未來存在調整甚至重構的不確定性,因此院版乾脆不把貨物稅納入統籌,避免地方財源被政策變動拖著走。

財政部試算顯示,院版上路後六都獲配成長率15.2%,其餘16縣市成長率27.4%;若按現行新版制度,六都成長13.4%、其餘縣市僅7.2%。換言之,院版不只讓六都增幅更高,更讓非六都縣市的成長幅度約為六都兩倍,分配效果更偏向縮小城鄉差距。

行政院祕書長張惇涵也趁記者會對六都喊話,強調中央「沒有忘記六都的財政努力」。他逐一點名:台北市統籌稅款仍為全國最高;新北市在三項補助「增加數」全國最多;桃園市在統籌稅款加一般性補助款的成長幅度為六都之冠,兩項稅款增幅達39%;台中市三項稅款的成長幅度六都最高;台南市獲配金額將比今年接近翻倍;高雄市三項合計總額則為全國最高。

離島部分,院版回應長期爭議,調整菸酒稅分配:金門與連江徵起收入扣除1%稽徵經費後,80%直接分回兩縣,其餘19%再按人口比例分配給其他縣市。

在院版出爐前夕,莊翠雲19日在立法院也被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追問,院版是否會比立院版多釋出的4,165億元還要更多。她回應,以115年總預算推估,中央整體釋出規模約1兆1,683億元,其中中央統籌稅款約8,874億元,再加上一般性與計畫型補助款;院版的新版本釋出規模不會低於這個水準,甚至會更大。但她也直言,立院版直接把「多釋4,165億元」寫死、卻未配套事權調整,本身就不合理,因此院版不會承諾維持同樣數字,而是會做更合宜的財源與責任配置。

整體而言,行政院版財劃法意圖一次補上「公式錯、錢權亂、城鄉差距擴大、中央舉債超限」四道裂縫,接下來能否在政治現實中闖關成功,將直接牽動116年後中央地方財政的新秩序。

行政院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案,財長莊翠雲稱可補345億未分配漏洞並避免再修版致中央舉債破15%上限。院版保證22縣市統籌稅款加一般補助不低於114年,維持計畫型補助與重大建設,最快盼116年上路,重新拉平城鄉差距與財政秩序。(圖/財政部提供)
行政院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案,財長莊翠雲稱可補345億未分配漏洞並避免再修版致中央舉債破15%上限。院版保證22縣市統籌稅款加一般補助不低於114年,維持計畫型補助與重大建設,最快盼116年上路,重新拉平城鄉差距與財政秩序。(圖/財政部提供)
行政院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案,財長莊翠雲稱可補345億未分配漏洞並避免再修版致中央舉債破15%上限。院版保證22縣市統籌稅款加一般補助不低於114年,維持計畫型補助與重大建設,最快盼116年上路,重新拉平城鄉差距與財政秩序。(圖/財政部提供)
行政院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案,財長莊翠雲稱可補345億未分配漏洞並避免再修版致中央舉債破15%上限。院版保證22縣市統籌稅款加一般補助不低於114年,維持計畫型補助與重大建設,最快盼116年上路,重新拉平城鄉差距與財政秩序。(圖/財政部提供)
行政院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案,財長莊翠雲稱可補345億未分配漏洞並避免再修版致中央舉債破15%上限。院版保證22縣市統籌稅款加一般補助不低於114年,維持計畫型補助與重大建設,最快盼116年上路,重新拉平城鄉差距與財政秩序。(圖/財政部提供)
行政院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案,財長莊翠雲稱可補345億未分配漏洞並避免再修版致中央舉債破15%上限。院版保證22縣市統籌稅款加一般補助不低於114年,維持計畫型補助與重大建設,最快盼116年上路,重新拉平城鄉差距與財政秩序。(圖/財政部提供)
#莊翠雲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