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許智超報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圖/翻攝自pexels)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引發中國強烈反彈,不僅呼籲中國公民勿赴日旅遊,更祭出禁止水產進口等措施,而中國國際航空也宣布從11月底到明年3月期間,減少往返日本的航班。不僅如此,中國多家郵輪業者調整行程,取消停靠日本港口,並將行程重點改至南韓,中國一間旅行社創辦人就形容,「現在的感覺是,誰還敢去日本,誰就是『賣國賊』。」
根據路透社報導,觀光與港口代理業者表示,高市早苗的發言導致日中關係緊張,可能促使中國旅客轉向韓國,例如航行日韓線的中國郵輪愛達.魔都號(Adora Magic City),原定12月停靠福岡、佐世保與長崎等港口,但據韓國濟州道政府網站發布的公告,該艘郵輪已正式更改行程,將「跳過日本」在濟州停留31到57個小時,遠長於通常預定停留的9小時。
濟州道一名官員透露,中國郵輪業者未公開說明理由,但他懷疑和「中日關係」有關,猜測業者正忙著準備B方案,而對於疑似迅速更改行程、取消赴日,Adora Cruises未回應路透社詢問。
報導指出,日本方面的衝擊已浮現,位於東京、主要接待中國客的旅行社「東日本國際旅行社」(East Japan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表示,今(2025)年剩餘時間,來自中國的旅遊訂單量已損失了80%。
韓國港口代理業者Eastern Shipping執行長李永根(Lee Yong-gun,音譯)則透露,多家中國郵輪業者正在洽談改變行程,增加在韓停靠時間,形成明顯「冷熱差異」。他認為,若日中關係持續惡化,中國可能擴大反日,屆時包括商品、文化與旅遊等各方面,「南韓將獲益」。
報導提到,從中國天津出發的「夢想號」郵輪業者,原本希望避開日本,改停靠仁川或釜山港,但因沒有足夠的時間更改行程,只能按原定計畫前往日本。此外,據中國線上旅遊平台Qunar數據顯示,南韓已成為中國民眾上週末(11月15、16日),訂購國際機票的目的地「第一名」。
住在杭州的34歲旅客王女士受訪時表示,原打算今年底再去日本旅遊,但現在改往南韓,「現在看來,去日本對中國人來說並不安全,我想唯一的好選擇就是去韓國了」,而成都一間旅行社「瞬間旅行」的創辦人也坦言,她發現人們對赴日旅行的看法發生巨大變化,「現在的感覺是,誰還敢去日本,誰就是『賣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