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鈴/苗栗報導
患者位置距離登山口仍有相當長的距離,救難人員採只能採接力方式運送。(圖/翻攝畫面)苗栗縣南庄鄉加里山23日發生登山意外,一支 6 人登山隊在登頂後返程途中,於三角點附近發生滑倒事故,隊伍中一名男性登山客疑因踩踏濕滑路段不慎跌倒,造成腳踝脫臼,疼痛難耐、完全無法站立行走,同行友人立即通報救援。但因事故位置距離登山口相當遙遠,救難人員採接力方式運送,幾經折騰克服地形,才將人順利救下。
苗栗縣消防局獲報後緊急啟動山域搜救機制,並依地形與夜間狀況規劃三梯次救援隊伍,共計動員 19 名救難人員入山。第一梯隊迅速抵達患者所在位置,經現場初步評估,發現傷者腳踝脫臼腫脹明顯,若強行行走恐造成二度傷害,因此立即使用 SKED 捲式擔架進行固定包紮。
19消防連夜接力救援,每當地形轉為陡上或陡下,都需多人合力固定擔架,再緩慢調整步伐避免滑倒,救援任務相當困難。(圖/翻攝畫面)SKED 擔架因重量輕、易固定,適合山域地形的拖行與搬運,但全程需仰賴人力以托、抬、拖方式前進,對救難人員體能是極大考驗。當時天色已黑,加里山山徑坡陡、泥濘濕滑,救難隊只能在頭燈微光下,小心翼翼沿著狹窄山徑前行。
由於患者位置距離登山口仍有相當長的距離,救難人員採接力方式運送。每當地形轉為陡上或陡下,都需多人合力固定擔架,再緩慢調整步伐避免滑倒。歷經長時間負重前行,眾人一步步克服山壁、石階與泥濘路段,體力消耗極大。
經三梯隊輪番接力,最終在深夜順利將傷者護送至登山口,並交由救護車後送醫院治療,所幸送醫後傷者生命徵象穩定。消防局提醒,近期山區土壤濕滑,加上天氣不穩,登山者務必評估自身體能、穿著防滑鞋具,並避免於危險地形逗留。
經三梯隊輪番接力,最終在深夜順利將傷者護送至登山口,並交由救護車後送醫院治療。(圖/翻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