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走路能防失智!哈佛研究揭「最佳區間步數」:超過好處也遞減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黃軒表示,走路不只是動腿,還會影響大腦健康。(示意圖/pixabay)
醫師黃軒表示,走路不只是動腿,還會影響大腦健康。(示意圖/pixabay)

走路不只是動腿,還會影響大腦健康。醫師黃軒表示,人走路時其實要搖醒大腦,最神奇的是不同步數,大腦的變化完全不同。研究發現,每天步行3,000~7,500步,是阻止大腦退化的黃金區間,而且規律步行最重要,比暴走更有效。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走路不只是移動方式,它實是「搖醒大腦」。不同步數,大腦的變化完全不同。哈佛大學的Aging Brain Study追蹤296 名「大腦看似正常、但有阿茲海默風險者」長達14年後發現,走路越規律,腦內tau 蛋白累積越慢,認知下降的速度也越慢。

黃軒表示,一篇刊登於去年期刊《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的研究指出,每天3,001~7,500 步,與較慢 tau蛋白累積與較慢認知退化相關。若每天步數3,001~5,000 ,在有阿茲海默症的中老年族群,可見tau蛋白累積的速度變慢,且認知下降速率約減少約40~56%。若步數提升到5,001~7,500,功能退化速度約減少 34~45%.但超過7,501步後,好處開始趨緩。

至於走路為何能護腦,黃軒表示,有3機制。

1. 減少tau蛋白與 amyloid 的毒性

運動會啟動大腦「小膠質細胞」的修復模式,像啟動清潔隊。

2. 保護海馬迴(負責記憶)

走路能增加腦部血流量,提升海馬迴體積,並增加神經新生速度。

3. 抗發炎

走路運動能降低全身多項發炎指標,這些發炎指標都是阿茲海默的風險因素。

黃軒表示,研究發現,久坐會導致大腦的血流下降,因此,久坐與認知功能衰退相關,久坐越久,腦部供血越差,執行功能下降。因此,民眾應規律地每天走3,000~7,500 步。

#走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健康e起聊】不只吃不胖 連日拉肚子也可能是"甲亢"作祟? 症狀超難辨認 這些名人通通有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