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一文看懂/中日為台鬧翻!中共扯二戰史拉攏美國 川普只想「模糊」處理

編譯張渝萍/綜合報導

中日交惡,美國總統川普被扯入爭端。在川普分別與習近平和高市早苗的通話中,他試圖在主要競爭對手中國與關鍵盟友日本之間維持平衡,而這一切的開端正是台灣,也顯示亞太外交正處於關鍵時刻。

立場友台的高市早苗並沒有計畫收回先前「台灣有事」言論。她今年4月以眾議員身分率團訪台,與總統賴清德會晤。(圖/總統府提供)
立場友台的高市早苗並沒有計畫收回先前「台灣有事」言論。她今年4月以眾議員身分率團訪台,與總統賴清德會晤。(圖/總統府提供)

日本採二戰以來最強硬立場

《紐約時報》25日分析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主動聯繫川普,是因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正帶領國家,採取二戰以來最強硬的立場,主張台灣的安全也是日本的安全。

分析認為,對軍事策畫者而言,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為台灣與日本南部和駐日美軍基地距離非常近,因此「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並非新概念。但由高市明確說出,效果就不同,高市的發言是歷任日本領導人有關協防台灣最強烈的表態,也讓北京領導層相當不安。

尤其這幾年中國竭盡所能孤立台灣,試圖說服其他國家接受中國在主權上的主張,不少國家還在中國的威逼利誘下與台斷交轉與中國建交,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越來越孤立。像立陶宛、捷克等等敢於與台灣進行非正式接觸的國家,也會立刻受到北京報復。因此,很少有觀察家預期到高市這麼快就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

中國隨後以一系列經濟、軍事和外交措施施壓日本。但日本官員並未退縮,甚至日本防相小泉進次郎在靠近台灣、位於日本南端的與那國島軍事基地視察時,再次確認日本計畫在當地部署中程防空飛彈。

日本防相小泉進次郎在與那國島軍事基地視察時,再次確認日本計畫在當地部署中程防空飛彈。(圖/翻攝自小泉進次郎 x平台)
日本防相小泉進次郎在與那國島軍事基地視察時,再次確認日本計畫在當地部署中程防空飛彈。(圖/翻攝自小泉進次郎 x平台)

川普的戰略模糊、兩邊不得罪

就在中日交惡越演越烈之際,川普分別與習近平和高市早苗通話。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亞洲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 表示:「這通電話發生在中日關係十多年來可能最嚴重的危機之際,中國正在對日本施加巨大壓力,可能認為東京會退縮。」

然而,川普似乎很享受日本與中國都向他示好這個角色。他在與習近平通話的數小時後,也與高市早苗通了電話,川普沒有公開透露是否會在中國壓力下改變美國數十年的台灣政策,只說他計畫明年四月前往北京。

《紐時》分析,因川普政府關稅爭端,中日兩國與美國對立了數月後,如今中國與日本都希望美國支持他們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這反而提高了川普的談判籌碼。川普這個秋天一直尋求北京協助購買美國大豆、供應稀土,以及限制中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的金融與工業支持。

《日本時報》25日分析也指出,川普與習近平通話後,未提台灣僅聚焦經濟議題,這樣迴避的態度也讓日本開始有疑慮,擔心中國可能某程度上已說服或讓川普理解中國對台的立場。

分析點出,川普的台灣政策大致延續美國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目的在於阻止中共動武,同時避免台灣法理獨立。川普過去曾表示,只要他在白宮,習近平就不會攻打台灣。

日外相茂木敏充25日就淡化外界對川普未公開支持日本的疑慮。(圖/翻攝自日本首相官邸官網)
日外相茂木敏充25日就淡化外界對川普未公開支持日本的疑慮。(圖/翻攝自日本首相官邸官網)

日外相茂木敏充25日就淡化外界對川普未公開支持日本的疑慮,「我不認為白宮或國務院會對每件事情都表態,不論他們是否支持。」

日本明海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小谷哲男就(Tetsuo Kotani)指出,這通習近平主動的電話顯示中國領導人「想確保川普不會支持高市的台灣立場」。

他表示,雖然川普在貼文中未提及台灣,顯示他可能並不完全認同習近平處理此議題的方式,「但很明顯川普優先考慮的是穩定美中關係,並偏好『G2』關係,而不是支持高市。」小谷補充指出,G2(Group of Two)」意旨「兩國集團」,被用來暗示兩個經濟與軍事強國間的權力平衡。

中國想藉二戰歷史拉攏美、孤立日

但中國對台灣議題當然就沒像川普這麼避重就輕,無論在對外輿論戰,或是與美國交涉期間的論調,可見中國亟欲拉攏美國,並不斷將中國包裝成「二戰後全球秩序守護者」,同時將台灣與台灣的支持者描繪成「挑戰秩序者」,甚至還不斷提及二戰中美合作、齊抗日本的「軍國主義」,試圖想讓美國與中國站一隊,孤立日本。

中共無論在對外輿論戰,或是與美國交涉期間的論調,可見亟欲拉攏美國,並不斷將中國自身包裝成「二戰後全球秩序守護者」。(圖/翻攝自中國國防部)
中共無論在對外輿論戰,或是與美國交涉期間的論調,可見亟欲拉攏美國,並不斷將中國自身包裝成「二戰後全球秩序守護者」。(圖/翻攝自中國國防部)

根據中國發布的聲明,習近平在與川普1小時的談話中說:「中美曾並肩作戰對抗法西斯與軍國主義;現在,兩國應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向《日本時報》表示,「雖然習近平沒有提到日本,但我解讀他的言論為試圖透過重提中美過去共同對抗法西斯與軍國主義,進而孤立日本。」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駐首爾高級研究員、東北亞歷史學者魯樂漢(John Delury) 向《紐時》表示,習近平正「試圖塑造一個中國作為戰後國際秩序守護者的大敘事」。

中國壓力越大、日本就得做好準備

北京已停止從日本進口海鮮、取消日本藝人在中國的演出、暫停許多往返日本的航班,並阻止中國旅客與學生前往日本。

高市的發言4天後,三艘中國軍艦通過日本一座島嶼附近海域;之後,又有四艘中國武裝海警船逼近釣魚台。同時,中國要求聯合國向會員國對高市言論的做出強烈批評。

日本也予以反擊。它向聯合國提交書面回應,強調其在與那國島部署飛彈的計畫是為本國防衛,而非施加武力。日本國內民意似乎也支持本國領導人。

神田外語大學中國專家興梠一郎(Ichiro Korogi)向《紐時》表示:「中國壓力越大,日本就越覺得必須做好準備,因為危險正在升高。高市早苗的支持率正在上升,日本人民的危機感也在提高。」

分析指出,中國的多項擴張行動不只是針對台灣,日本與南韓也深受影響。像是中國現已擁有世界最大規模海軍,並快速擴張軍力,包括洲際彈道飛彈、先進的空中與水下載具無人機。去年夏天,中國兩支航艦打擊群通過日本專屬經濟區的一段海域。

9月初,習近平在天安門廣場閱兵式歡迎俄羅斯與北韓領導人,六周後又派總理李強前往北韓平壤參加軍事閱兵。這兩場活動展示出三個擁核極權國家:中國、俄羅斯與北韓,面向在美國要求下均未發展核武的民主國家日本、南韓與台灣。

9月初,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齊聚一堂。(圖/翻攝自中國央視)
9月初,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齊聚一堂。(圖/翻攝自中國央視)

近年來,中國海軍艦艇繞台活動的頻率不斷增加。日本的防空飛彈射程不到抵達台灣的一半,更不可能覆蓋中國。然而,日本的防空飛彈為若用於台灣以東的空域防護,可能還是會讓中國有所顧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4日就批評日本在與那國島的飛彈部署計畫,稱這是「煽動軍事對抗」。《紐時》分析指,從毛寧的評論,加上習近平和王毅引用日本二戰罪行的說法,不但將自身塑造成既有國際秩序的強力守護者,也似乎是另一場試圖說服川普從中國視角去重新思考安全問題的努力,拉攏川普支持中國。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中國崩潰

【94要客訴】川普不甩北京續挺高市!傳黃國昌新北選到底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