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侯彩紅、陳志峰/台北報導
賴總統喊出打造「台灣之盾」完善我國防空系統,抵禦外來威脅,國防部長顧立雄也親上火線說明有七大目標,將會結合我國各式防空飛彈、整合戰鬥指揮系統,對於飛彈防禦相當重要。學者也分析,對於中國日益加劇的軍事脅迫及灰色地帶侵擾,壓縮我國防衛應變時間,因此打造台灣之盾,快速分層因應,精準打擊,勢在必行。
賴總統喊出打造「台灣之盾」,完善我國防空系統。飛彈發射直衝天際,這是中科打造「強弓飛彈」,目標攔截高度達70公里,一舉突破現役的愛國者三型飛彈,更是賴總統拋出1.25兆軍費打造台灣之盾的重要一環。
國防部長顧立雄:「籌購的項目包括精準火炮、遠程精準打擊飛彈、防空反彈道及反裝甲飛彈,構成高、中、低空程的綿密防空火網,同時執行系統整合。」
國防部長顧立雄親自說明,因應中共常態化軍事脅迫、灰色侵擾,我國強化不對稱作戰勢在必行,目標8年內、2033年完成台灣之盾,將加強精準、遠程火炮打擊飛彈,從高高空的強弓,中高空的天弓及愛國者飛彈,到中低空、低空分別有陸射劍二及針刺飛彈等,整合分層防禦,提升攔截率。
目標8年內、2033年完成台灣之盾,整合分層防禦,提升攔截率。國防院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防禦)涵蓋的面積更大,(過去)他打過來的話可能有10分鐘預警時間,(但現在)中國常態性在台灣周邊進行所謂騷擾的這些軍艦,他從鄰接區到抵達這個目標的話,可能就要3分鐘,我們有台灣之盾的話,(中共)採取冒險行動的這個誘因就會降低了。」
也就是說,台灣之盾可以AI控管、精準防衛,不只如此,還要輔以無人載具及反制系統提高機動性,日媒也曾報導,為了保護半導體,台灣快速強化防空系統,而完成後便可更靈活防禦。
金色光芒閃過天空,以色列鐵穹防禦系統表現驚人,學者分析台灣之盾完備後,可望比以色列鐵穹系統、美國薩德系統更先進,不過也有挑戰。
日媒曾報導,台灣為了保護半導體,快速強化防空系統。國防院副研究員舒孝煌:「這國軍現在挑戰是我們有很多國產的系統,就必須要對於這套系統開放原始碼,讓它能夠也整合。」
抵禦與日俱增的中共威脅,我國打造「台灣之盾」提升自我防衛,也和民主盟友站在同一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