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近日,一樁發生在雲林縣土庫鎮鳳山寺的「神明趣事」,在網路社群中引發熱烈討論。廟方人員日前驚訝地發現,虎爺公神龕前的香爐突然大發爐。眾人一頭霧水,趕忙透過擲筊向虎爺公請示。不問還好,一問之下,真相令人啼笑皆非:原來是虎爺公對於信眾將貓罐頭當作祭品感到不滿!
當時有信徒一次敬獻了三個貓食罐頭,讓這位本應是威猛老虎形象的護法神祇「龍顏大怒」,透過發爐的激烈方式來表達:「我是老虎,不是貓!不該拿貓罐頭來拜我!」廟方主委證實此事,並表示已將罐頭收回。
虎爺供品。(圖/翻攝自全臺開基祖廟-雲林土庫鳳山寺粉絲專頁)虎爺公在臺灣民間信仰中,俗稱「虎爺公」或「虎爺將軍」,主要職責包括鎮宅避邪、驅逐病疫,以及招財納福(俗諺「虎爺咬錢來」)。傳統上,虎爺的供品建議以三牲為佳,其次是鴨蛋、金紙(虎爺錢)或魚罐頭,這才符合其威猛的神格與座騎/護法的地位。
虎爺公。(圖/翻攝自全臺開基祖廟-雲林土庫鳳山寺粉絲專頁)鳳山寺的虎爺公素來被視為兒童與寵物的守護神,這也可能是信眾會誤將「貓罐頭」作為供品的原因,但是一般祭拜虎爺多以雞蛋、鴨蛋或魚罐頭為主。雖然也曾有信徒因家中寵物有事,將寵物罐頭帶來請求虎爺公加持,但直接將貓食作為正式供品,且引發虎爺公如此明確的「指示」,實屬罕見,也像是在提醒眾人重新審視其神格的界線。
虎爺與特製虎爺平安符。(圖/翻攝自全臺開基祖廟-雲林土庫鳳山寺粉絲專頁)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供品是否非傳統,而是混淆了神明的位階與神格。祭拜的核心精神在於對神明的敬重與尊重,必須清楚區分寵物與神明的界線。隨意以不符合神格、甚至過期或壞掉的物品來祭祀,都是不合適的。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