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唐家興報導
鄭昭不僅受到泰國人的尊崇,泰國很多地方還有為他建立雕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在「他當皇帝後、送鄉親18缸鹹菜」的傳說裡,藏著一段既心酸又戲劇化的歷史。這不是一般的皇帝故事,而是泰國史上最受愛戴的華人君王-鄭昭。他的功績被奉為神話,但最撼動人心的,卻是他送給家鄉的一份「被誤會到心碎」的禮物。
混血皇帝的預言人生:從被看相的孩子到泰國英雄
鄭昭(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或者叫鄭信,泰文名達信,係暹羅吞武里王朝嘅唯一國王,1767年到1782年在位。當地華人亦叫佢做鄭王、鄭皇。
鄭昭的父親來自潮汕,母親是暹羅人。童年時,一位老人看了他的手相,說他長大後會成為皇帝,全村聽完都笑了。沒人想到,這句被當作笑話的預言,竟成為真實。
鄭昭幼年喪父,後被暹羅財政大臣收養,人生轉向。13歲入宮成為侍衛,少年就闖出名聲。更驚人的是,他曾出家修行三年,回俗後又投入官場,如同命運不斷打磨他成為英雄。
戰火裡的逆襲:一個人撐起瀕亡的國家
1766年緬軍大舉入侵,暹羅王駕崩、國家一夕風雨飄搖。就在最絕望的時刻,32歲的鄭昭站出來了。他帶兵拼死一戰,硬是把國家從滅亡邊緣拉回來。人民因此開始說:「他不是來當王的,他是來救命的。」
鄭昭站帶兵拼死一戰,硬是把國家從滅亡邊緣拉回來,是人們心中的大英雄。(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民心所向的王:卻換來最悲涼的結局
1768年,他在萬千民心擁戴下登基為王,建立吞武里王朝。但命運殘酷,1784年的宮廷政變讓他英年早逝,死因成謎、眾說紛紜。然而,他最被人記住的,不只是戰績與皇位,還有許多有關他的軼事典故。
十八缸鹹菜翻車事件:他的一片心意被誤會到體無完膚
鄭昭登基後,潮汕鄉親遠航到泰國向他道賀。他心繫故土,準備了18缸「特別禮物」送回家鄉,叮囑務必分給父老鄉親;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返航途中,鄉親們好奇打開陶缸,看到裡面堆滿鹹菜,眾人怒氣爆發,他們罵著「做皇帝也這麼寒酸嗎?」一氣之下把這些陶缸扔到了海裡,只帶回其中一缸。那一刻,他的深情,被誤會成廉價。
「十八缸鹹菜」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圖/翻攝自微博)真相大白:打開最後一缸的瞬間,全村抖到不敢出聲
回到潮汕後,全村圍著那唯一的缸,想看看皇帝到底送了什麼。當鹹菜被倒出,下面閃閃發光的金銀珠寶如瀑布傾泄,全場瞬間靜到針掉都聽得見。原來鄭昭怕鄉親們途中遇上海盜,把金銀壓在鹹菜底下,用「窮酸禮物」掩人耳目。那一刻,全村沉默,更多的是後悔,因為海底沉了17缸寶物。
最後一缸被族人珍藏:成了永不褪色的鄉愁
幸運的是,那缸珠寶被鄭氏族人保存至今。它不只是財寶,而是鄭信一生牽掛故土的證據,也是他被誤解卻依舊深情的象徵。
泰國每年替他點燈:一位被人民放在心裡的皇帝
每年12月28日,泰國各地都會舉行紀念活動,銅像前香火不絕。他不是一般的王,他是人民用「信仰」在記住的王。他的戰功令人敬佩,但真正讓人落淚的,是他做了皇帝,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