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南韓近期接連爆出外國人拍攝軍事基地事件,引發國安疑慮。最新案例是兩名十多歲、來自中國的高中生,因多次前往南韓空軍基地與國際機場拍攝戰機與軍事設施,而遭到檢方以「一般利敵罪」起訴。
南韓軍事基地遭外國人偷拍事件頻傳。(圖/翻攝自대한민국 공군Republic of Korea Air Force臉書)兩名中國籍少年拍遍空軍基地
南韓水原地檢公共搜查部27日指出,兩名中國籍高中生自去年下半年起至今年3月,多次入境南韓,期間前往水原空軍基地、平澤烏山空軍基地(K-55)、平澤美軍基地(K-6)、清州空軍基地等地,並到仁川、金浦、濟州等主要國際機場,用搭載望遠鏡頭的相機與手機拍攝大量戰機與管制設施。
檢方指出,他們在南韓短期停留時「四處走訪軍事設施」,累積拍攝數百張戰機與塔台照,隨身還攜帶「可以開機、但無法正常通訊的無線電對講機」。
今年3月21日下午,兩人正在水原空軍基地附近拍攝降落與起飛的戰機時,被居民目擊並報警,最終遭警方逮捕。警方進行手機取證後,以「一般利敵罪」移送檢方。被捕後,兩名少年辯稱:「平常就喜歡拍飛機,是興趣而已。」但檢方仍以韓國刑法的一般利敵罪起訴。該罪項原意為處罰「損害大韓民國軍事利益或提供敵國軍事利益者」。
外國人拍軍事基地案件激增
事實上,南韓今年類似案件頻傳。根據南韓國會議員提供資料,光是今年外國人拍攝軍事設施遭查獲的案例已達9件。
其中包括於上月,一名中國籍結婚移民被警方發現於首爾空軍基地外圍,拍攝戰機與內部軍事設施;她同樣辯稱這只是「興趣」。警方則懷疑她「可能蓄意拍攝軍事機密」,但由於取締標準曖昧、法律難以適用,目前案件仍停留在「立案前調查」階段。警方坦言,即使外國人明目張膽拍內部軍事設施,想要套用間諜罪、利敵罪或軍事基地保護法都「不容易」。
另一起事件發生於今年8月12日,一名日本籍觀光客被發現於美軍烏山空軍基地外,用可運作的無線電對講機與大型相機拍攝戰機。但由於警方未找到他拍攝軍事機密的證據,因此只能以通訊保密保護法違反移送。
還有去年6月,釜山發生外國人拍攝軍事設施事件。當時三名中國籍留學生以無人機拍攝釜山海軍作戰司令部,以及停泊在當地的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並將畫面上傳到社群媒體。
兩名中國籍高中生被發現多次入境韓國,並拍攝了許多軍事基地與相關設施。(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法律遇瓶頸 現行間諜法僅限「敵國」北韓
南韓警方與國安系統近來多次抱怨,最大問題在於南韓現行間諜法(刑法第98條)的處罰對象只有「敵國」,而實務上敵國被限定為北韓。
也就是說對北韓洩漏軍事機密的話,可以重判;但若是對中國、台灣、日本、或任何「非敵國」洩密 ,則很難處罰。因此警方坦言:「即使外國人直接拍攝軍事基地內部,我們常常也只能『制止』,無法依法偵辦。」
根據現行法規,若為敵國從事間諜、包庇敵國間諜、或向敵國洩漏軍事機密,可處死刑、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南韓政府推動修法 要將「敵國」改為「外國」
面對愈來愈多外國人觸及軍事敏感區的案例,南韓政府與法務部正加速推動間諜法修訂案。核心欲把刑法98條中的『敵國』改成『外國』,擴大處罰範圍。
法務部強調,修法目的不只是針對中國,而是要補上「國家機密外洩到北韓以外國家卻無法可罰」的漏洞,也包括敏感的軍事資訊與產業技術。此修法預計納入「間諜法修正案」,希望讓檢警能在面對這類事件時「有法可依」。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