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香港大火啟示錄!消防專家籲「見濃煙別跑」:留在房間最安全

政治中心/程正邦報導

林金宏強調,現在多數新式鋼筋混凝土(RC)建築都具備防火標準:「真正的火災,不會每一個地方都被燒掉。」(圖/新台派上線)
林金宏強調,現在多數新式鋼筋混凝土(RC)建築都具備防火標準:「真正的火災,不會每一個地方都被燒掉。」(圖/新台派上線)

竹製棚架恐是害命元凶 大火6分鐘延燒多棟樓

香港新界宏福苑26日發生嚴重火災,短短六分鐘內火勢便延燒至多棟大樓,造成嚴重死傷,這起事件再度讓「高樓火災如何保命」成為社會熱門話題。前消防署災管組組長林金宏在三立政論節目《新台派上線》中指出,談火災應變,應先瞭解五大風險:環境風險、設備風險、火災蔓延速度、知識風險,以及技能風險。他點出,宏福苑外牆的竹製棚架即屬於「環境風險」,而民眾缺乏正確的應變常識則屬於「知識風險」。

遇到火警很多人開窗排煙躲在窗口,反而讓火勢延燒、濃煙狂竄。(圖/新台派上線)
遇到火警很多人開窗排煙躲在窗口,反而讓火勢延燒、濃煙狂竄。(圖/新台派上線)

火場應變鐵律:開門見濃煙「留在房間最安全」

面對高樓火災,林金宏強調,民眾必須在「跑出去」與「留在房間」之間進行取捨判斷。他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判斷原則:如果火災發現得夠早,火勢就在身邊,當然要往外跑;但若遇到複雜情況,如「發現開門又有煙、外面又有煙,那怎麼辦?」

他給出了與直覺相反的答案:「如果外面有煙,我就建議你留在房間裡面。你存活的時間會比較久,獲救的機率會高很多。」至於是不是要用濕毛巾把門縫堵住,他說濕不濕不是關鍵,而是若決定留在房間,應立即將門關起來,並用衣物或布料將縫隙堵住,目的在於阻止火災產生的煙熱往室內蔓延,延緩火勢發展。

長林金宏指出錢櫃KTV火警,留在包廂裡的基本都沒事。(圖/新台派上線)
長林金宏指出錢櫃KTV火警,留在包廂裡的基本都沒事。(圖/新台派上線)

破解迷思:RC建築火燒不穿牆 KTV倖存者靠「關門」

許多人誤以為火災會把整棟樓燒光,但林金宏破解了這個迷思。他強調,現在多數新式鋼筋混凝土(RC)建築都具備防火標準:「真正的火災,不會每一個地方都被燒掉。」他舉例2017年英國的格蘭菲爾塔大火為證,當時有人從頭到尾待在房間裡,即便大火燒了七、八個小時,該房間仍未被燒到,最終在早上被順利救出。

此外,林金宏更以錢櫃KTV火警為例,證實「關門自救」的有效性。他透露,該場火警中,大多罹難者都是離開包廂的人,而留在包廂的人多數沒事。

林金宏指出,濃煙二氧化碳濃度高達20~30%,吸一口就倒,留在室內存活機率大很多。(圖/新台派上線)
林金宏指出,濃煙二氧化碳濃度高達20~30%,吸一口就倒,留在室內存活機率大很多。(圖/新台派上線)

他分享了一位倖存者的親身經歷:「那時候有四個人要去唱歌,三個先到,有一個遲到...其他人打電話給他,他就跟他們講說到了,但是錢櫃現在發生火警,我上不去。那三個就開門查看,看到外面全部都是濃煙,他們就把門關起來。然後各位結果是什麼,他們存活了。」

林金宏解釋,在火場中,濃煙密布時會充斥著大量一氧化碳,濃度可能高達20%至30%,「你可能一進去,吸一口你就倒了。」因此,關上門阻擋煙熱入侵,能讓室內相對安全。他沉痛地說:「這就是我剛在講的知識風險,也因為你今天具備的只有直覺的反應,而沒有科學的依據,所以你很容易在火場裡面罹難。」

香港大火啟示錄!消防專家籲「見濃煙別跑」:留在房間最安全。(圖/新台派上線)
香港大火啟示錄!消防專家籲「見濃煙別跑」:留在房間最安全。(圖/新台派上線)
香港大火啟示錄!消防專家籲「見濃煙別跑」:留在房間最安全。(圖/新台派上線)
香港大火啟示錄!消防專家籲「見濃煙別跑」:留在房間最安全。(圖/新台派上線)
#香港大火奪命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