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最新臨床研究發現,每天一杯咖啡能降低39%心房顫動的風險。(示意圖/pixabay)最新臨床研究發現,每天一杯咖啡能降低39%心房顫動(AF,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的風險,因為咖啡因可能透過阻斷腺苷受體、抗發炎等機制,降低心房顫動復發風險。但研究人員也強調,這項研究結果適用於本來就喝咖啡的心房顫動患者,且咖啡攝取量為每天一杯,不適用於其他族群、也不支持大量飲用咖啡。
經常分享醫藥新知的臉書粉專「藥時事」表示,心房顫動(AF),是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其發生率呈上升趨勢,約1/3的人在一生中會患上心房顫動。心房顫動與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心臟衰竭等疾病有密切關係。咖啡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因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常被人們用來提神和提高工作效率。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定期喝咖啡可以帶來多種健康益處。然而,其對心房顫動的影響一直存在爭議。
2025年11月9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人員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發表的臨床研究證實,適量飲用咖啡能降低心房顫動復發風險,每天一杯咖啡可降低39%心房顫動的風險。咖啡中的咖啡因可能透過阻斷腺苷受體、抗發炎等機制,降低心房顫動復發風險。
在這項多中心、前瞻性、開放、隨機對照試驗中(不喝咖啡者),共納入5家醫院中200名曾飲用咖啡且進行電複律的房顫患者,咖啡組每天至少飲用一杯含咖啡因的咖啡,為期6個月。結果發現,每天一杯咖啡的咖啡組,心房顫動復發率為47%,不喝咖啡的對照組為64%。相較於對照組,咖啡組心房顫動復發風險降低了39%。
至於為何咖啡能降低心房顫動,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機制如下:
1. 腺苷受體拮抗:咖啡因阻斷腺苷受體,可能降低心房不穩定誘發性。
2. 抗發炎與代謝效應:咖啡含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或有抗發炎、改善代謝的潛在作用。
3. 血壓與利尿:輕度利尿、血壓下降,可能間接減輕心房負擔。
這項臨床試驗顯示,適量飲用咖啡能保護心臟,並降低心房顫動患者的復發風險。對多數已習慣攝取咖啡的房顫患者而言,「每天一杯、規律且適量」不僅安全,還可能是更友善的生活方式選擇之一。但是,任何個別化調整仍應與醫師討論後再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