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感性喊話,希望朝野以國家為念,在不同差異中尋求共識(圖/翻攝畫面)立法院本會期總質詢於今(28)日進行完畢,行政院長卓榮泰最後也特別分享內心感觸,同時向立法院喊話,期待兩院能夠開啟一個新的合作模式,但他自認努力還不夠,兩院之間還是存在很多差異。卓榮泰強調,「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國哪有黨?沒有國哪有個人?」期待大家一起以國家為念、以家為念、以每一個國人為念,在不同的差異中尋求共識,把不可能解決的差異暫時擺一邊,走出一條人民期待要走的、建設國家發展未來的大道。
他誠摯希望彼此能在差異中取得最大公約數,行政、立法兩院能經過協商來完成人民交付的任務,才有辦法走出一條人民期待要走的,建設國家發展未來的大道。
卓榮泰表示,很感謝今天能夠順利完成本次會期的總質詢。感謝各位先進委員在質詢過程當中,給予行政院很多的指教與建議,答詢不周與不及答覆的部分,會用書面及各種方式做更清楚的說明。
卓榮泰提到,他有些許感觸,每次要上備詢台的時候,他都會向院長韓國瑜或是副院長江啟臣、大會主席深深一鞠躬,這一方面是因為憲法57條以及增修條文第3條,行政院要向立法院負責,要充分扮演憲政機關必要的角色。然而,對他個人而言,更大的意義,是他每一次的鞠躬,都代表著希望有一個重新的合作模式能開始。
卓榮泰指出,今年五月他曾說過,行政院必須調整施政順序、調整行政院的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兩院的互動關係,這都一一在做。所以,他認為每一次在這裡,代表行政院或他個人,總是希望開啟一個新的合作模式,以及兩院基於憲政正常運作的模式,這代表著他個人的誠意跟期待。
卓榮泰說,9月30日施政報告時,他曾說希望未來要重建三項重大工程:第一,在後關稅時代,對於全球產業布局的重建;第二,基於當時發生很多風災,要全面重建災區復原;第三,最重要的是希望重建社會信任,其中包括行政、立法兩院互相的信任。
卓榮泰表示,遺憾的是,前兩項的重建在依序進行,「最後一項的重建,到現在,我認為我個人的努力還是不夠,兩院之間還是存在很多差異」,包括對國家未來不同立場的差異、對於國家安全不同思考的差異、對國家財政不同角度的差異。
卓榮泰指出,能不能把這些差異取得最大公約數,讓國人看到行政、立法兩院可以經過協商來完成人民交付的任務;可以經過合作來改變現狀。如果可以這樣,那他代表行政院在立法院答覆時,會認為大家是在共同為國家的未來,尋找一個可行的方向。所以,他真的很誠懇地希望彼此共同合作,才是國人最大的要求。
「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國哪有黨?沒有國哪有個人?」卓榮泰強調,期待大家一起以國家為念、以家為念、以每一個國人為念,基於國家一體,中央地方合作的理念下,在最不同的差異中尋求最高共識,把不可能解決的差異暫時擺在一邊,才有辦法走出一條人民期待要走的,建設國家發展未來的大道。
卓榮泰致詞結束後,民進黨團也送上象徵堅毅與勇氣的桔梗,為卓榮泰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