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凱茹、甘涵仁/台北報導
天氣變冷正是羊肉爐生意最好的時候,但在龍江路上的羊肉爐老店卻決定在12月1日調漲價格,菜單平均漲10到50元。老闆說實在不得以,因為進口羊肉從1磅260元漲到300元店家成本考量就得漲價,但羊肉爐除了用進口羊肉外,也有店家選用本土羊肉,但本土羊肉相對價格高,而且為了避開羊騷味,3個月大小羔羊就得閹割,才能確保肉質鮮嫩。

▲羊肉爐在冬天非常受歡迎。

▲羊肉爐店家在新菜單上做了價格的調漲。
瓦斯鍋爐上熱騰騰羊肉爐散發陣陣香氣,冬天正「對時」,但這公告一貼,岡山正味羊肉老闆吳正中:「大部分小幅度調漲而已啦。」
12月1號要漲價,新菜單品項平均漲10到50元。說要漲價主要還是進口羊肉價格,從一磅260元漲到300元。其他也用進口羊肉的店家,莫宰羊2年前調漲1成,怕客人反彈,現在成本多了自行吸收。而萬有全預先訂一年份羊肉,價格相對平穩。還有店家10年堅持都用大卸八塊,台灣本土羊肉用刀現切,整個湯頭口感都不同。

▲進口羊的價格每磅漲了40元。

▲有店家堅持使用手工大卸八塊的方式來切羊肉。
本土羊肉手工現切,和進口羊肉機器切塊不同,強調肉質鮮嫩。進口則是比較Q彈,湯頭上本土羊肉選蔬菜清湯,進口則用藥膳蓋掉羊騷味。
林家養生蔬菜羊老闆林茂松:「差不多3個月左右的羊,羔羊就閹割掉了,就沒有騷味了。」
用什麼羊肉,羊肉爐風味就不同,天氣變冷,吃口羊肉也得斤斤計較。(整理:實習編輯李伊淳)

▲本土羊肉和進口羊肉的口感比較。

▲本土羊肉和進口羊肉所使用的湯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