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文教授說你的作文寫得好,也許你該恐懼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謝宇程

揚起帆航向未來,面對未來的風雨,一路上的波濤洶湧,我不畏懼!」中文系教授認為在受訪的時候,認為這是會考作文的優秀開頭。另一篇文章中教授認為,文句流暢,字數足夠,分段清楚,沒有錯字,擅用標點,就是可以得到滿分的好作文。

我查了不少報導、評論,我發現一件事。關於「什麼是好作文」,發言的總是中文系教授,而且他們評判的重點,不是在思維內容,而是在形式與文字使用。

會考結束了三星期,爭議已經從作文轉到分發。但我相信,七月的指考之後,又會再引發報導和爭論。因為,該如何告訴中學生「什麼是好作文?」,而這事關重大的問題,我們目前的判斷標準並不好。為什麼這麼說?這樣評判是否太武斷?

因為台灣各種用文字來表現的創造活動,成績都很差。

台灣目前還沒幾個合格的科普作家 -- 台大的化學系教授和我這樣抱怨過。台灣的新聞與報導文學還沒有成熟已經枯萎了 -- 一個資深的新聞從業者這樣感嘆過。《半澤直樹》、《進擊的巨人》、《冰與火之歌》、《紙牌屋》、《來自星星的你》等戲劇與小說,輪番捲襲世界,連台灣也追捧和風靡的同時,我們有沒有發現,台灣今日沒有化育出在世界舞台受矚目的小說家、劇作家。明明台灣各種以創作為基底的產業都陷入泥沼,誰若說現今我們學校對作文的教學、訓練、培養方式是正確而無可挑剔,我可不信。

小說冰與火之歌(Flickr:Loimere)

圖片來源:Loimere,Flickr

作文教學問題可能在哪裡?不好意思啊,問題可能正出在自認為最擅長作文的中文系教授們。這些教授將作文本身視為目的,用打造工藝品的標準來看作文,以為重點在本身的精緻與巧妙,不在於與世界的關連與互動。

再說清楚一點,這可以說是《上林賦》和《諫逐客書》兩種作文價值之間的判斷和競爭。《上林賦》是一長篇駢體文,大量對仗與典故,極端華麗。《諫逐客書》是一中篇論說文,整體而言也相當工整。就文字技巧上,不易為兩篇文章分高下,甚至《上林賦》的「技術」更高超。但如果問一個問題:哪一篇文章,若從歷史中消失,會對歷史有決定性的影響?答案很明顯。

若李斯沒寫《諫逐客書》,或這篇文章寫壞了,秦王會從秦國趕走天下才幹之士,秦國也許不會統一六國,戰國分裂可能持續,中國歷史可能改寫。《上林賦》就不同,這篇歌頌漢帝狩獵苑囿的文章,文字辭藻雖華麗,但它並沒有對現實世界產生太大的影響,若從歷史中抽去,後世的發展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文章價值的關鍵在於影響力。而文章的影響力,字辭和形式只是那件外衣。更重要的是課題選擇以及論點判斷。有影響力的文章,是要挑戰時代的重要課題,而且會指出新主張,陳述社會與眾人所忽略、誤解、錯信的事理。

寫作文不是為了打造一篇符合文學標準的作品。寫作文是為了和外界溝通,互動。作文的價值在於,這場溝通之後,外界變化了多少 -- 人們拿出實際行為保護環境了嗎?人們消費的行為改變了嗎?這個故事讓人們對情愛的見解更深刻嗎?

換一個方式問。一篇作文,文句流暢,字數足夠,分段清楚,沒有錯字,擅用標點,卻對世界沒影響。另一篇作文,有用字和標點的錯誤,但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與觀念,哪一篇是好作文?以《諫逐客書》這篇文章為例,這篇文章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在於書寫之前,文字之外,李斯正確地進行了一連串的判斷。

李斯《諫逐客書》秦始皇(中國網)

李斯撰寫《諫逐客書》反駁秦王政令,不但成功,而且受到重用
這並不只是靠著文詞美感和氣勢而己(
來源

什麼意思?

李斯的第一層判斷在於主題。李斯要博取秦王賞識,他也可以選擇寫一篇文章歌頌秦王宮殿雄偉、庭園華麗,表抒至誠,但他沒有。以今天的角度來說,他選擇直接探討秦國移民政策的利與弊。選擇主題,這是他第一層的判斷。

第二層判斷發生在思維深度、論點基礎。李斯要阻止秦王逐客,他也可以動之以情:「哎呀,客卿們好可憐哪,有些人很老了,有些人和秦國人生了孩子啊…」如果這樣寫,性格冷酷的秦王可能不會理睬。然而,李斯的立論基礎在於人才流動與各國實力比較,果然打動了秦王的心。

而前兩層判斷,又是基於他的第三層判斷:背景環境。秦王的性格與思維是如何?秦國現在是什麼處境?秦國其他的大臣會有什麼反應?基於這一系列的判斷,李斯決定採取行動,寫一篇文章與秦王的政策對辯,也就是今日的《諫逐客書》。

如果我們今天看《諫逐客書》,只稱讚它的字詞,而沒有看到李斯對於背景環境、主題選擇、思維深度、論點基礎一系列的判斷,我們是放錯重點。讓學生以為某些作者寫了成功的文章是天縱英明、時運順旺,這些都是膚淺而誤導的假設。

文章論述的成功,總在於擅於援引調動周遭一切現實形勢;相反地,如果錯估形勢與外在,妄想以文字技巧扭轉乾坤,總是以卵擊石、狗吠火車。在現代,這樣的文章必會白寫,而這算是萬幸,在古代還可能招來殺身禍端。

寫,筆(Flickr:lowjumpingfrog)

圖片來源:lowjumpingfrog,Flickr

而現代,台灣各種文字創造活動,成績都很差,很可能和台灣的寫作教育與判斷力不相接軌,有相當大的關係。現在,並不是沒有人寫作,並不是他們辭藻不好,很可能是主題的選擇細碎,沒有能力探測讀者的需求,無視市場和環境實況,於是缺乏判斷力,難以寫出具影響力的作品。

教作文,我們有多少力氣放在訓練文字使用,有多少力氣教導判斷力?中文系教授們是否有反想,現在訓練作文的方式、打分的標準對嗎?

想著現今各國的文創戰,想著台灣各種領域思考和溝通的能力,再想到數十年以來,培育作文的方式…當年輕人在作文開頭寫下:「揚起帆航向未來,面對未來的風雨,一路上的波濤洶湧,我不畏懼」,我為此深感畏懼!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