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冷颼颼 簡易中醫養生藥膳來啦~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中醫養生講求天人合一概念,氣候與環境變化會影響人體陰陽平衡,因此藥膳調理身體的方法也會隨著時間與空間不同而有所差異。

(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王聖貿說,冬季食補應重視維持陽氣,以溫熱養陽,溫而不散,熱而不燥為原則,根據中醫理論,冬季五行屬水,對應的五臟的腎,腎在五臟六腑中像工匠,職掌工程建設部,是創造力極強的器官。表現在人身上就是腎精的轉化,主藏人體先天的精氣。

中醫所說的腎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它包括西醫的腎、生殖器官、骨髓、腦、耳、頭髮等,主管生殖與內分泌。如果腎陽虛,則不能溫煦肢體,故畏寒肢冷;腎陰虛則會煩熱,失眠盜汗,口乾咽燥,前後兩者都會伴有生殖泌尿系統的症狀。天冷室內活動機會多,房事機會也增多,小心過度消耗腎氣。

另外「胃者,腎之關也。」,脾胃和腎相輔相成,胃好腎氣就跟著旺,除了食用補養腎元與滋益腎陰的食材,還可搭配健脾類的藥材,以幫助腸胃消化與吸收。

王聖貿推薦兩道簡易冬季養生藥膳,可以當作冬日飲食食譜如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王聖貿提供冬季養生藥膳:養生菜頭排骨湯藥材、食材與製作方式。(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王聖貿提供冬季養生藥膳:八寶粥藥材、食材與製作方式。(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王聖貿說,整體而言,冬季養生不宜吃冰冷食物如冰品、冷飲、生菜,以及屬性寒涼的瓜果類食材,吃太多會損傷腸胃機能,造成腎氣不足,加快老化速度,甚至也比較容易造成痠痛。且需注意補品大都滋膩,需控制使用的量,如進補過頭使身體燥熱,中醫有「夏天吃薑,冬吃蘿蔔」的說法,可緩解體質因飲食過度所引起的燥性。另如果有高血壓與腎臟病,還是不宜服用太多的辛溫食物,且高湯含高普林淺嚐即止,以免加重病情或導致舊病復發。

在日常活動部分,王聖貿提醒,盡量不要擾亂陽氣,使陽氣能潛藏。生活要規律,早睡但不要太早起,以避寒角度來看要盡量等到日光出來再活動。需潛伏藏匿自我的精神意志,如同自然界的動植物,在光線較弱的冬季,比較容易悶悶抑鬱,因此要保持情緒平靜,避免起伏暴怒。另外早晚要注意保暖,確實穿好衣服,勿受風寒,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者與抵抗力較差者,容易造成疾病復發。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2017重大事件有哪些?》
☑ 快來票選你的年度熱門新聞​
☑ 投越多次中獎機率越高唷!
➤ 10萬元大獎送給你 ➤➤ 
https://goo.gl/x58fvW

☑ 給你更多第一手即時新聞報導
☑ 按讚追蹤【三立新聞】粉絲團
https://goo.gl/8vPJEJ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