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說話!每人每年聽666首歌、男女偏愛大不同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你聽歌嗎?據音樂串流平台公布一份「台灣流行音樂趨勢大調查」顯示,每人每年聽666首歌,29~38歲上班族月聽歌時數超過90小時!

台灣大哥大,音樂串流平台,MyMusic,歌單,西洋,韓語,華語,歌曲

▲圖/台灣大哥大提供

台灣大哥大旗下音樂串流平台MyMusic近日公布該調查,據超過400萬名註冊用戶、超過7億次的年度聽歌次數進行分析,發現串流平台正在改變年輕族群的歌單取向和聆聽行為,西洋、韓語快速崛起中、挑戰華語歌曲的龍頭地位。

從大數據整體來看,男性偏愛西洋音樂跟電音風;女性則喜歡韓語音樂和戲劇原聲帶。下午4點半到晚上7點的下班下課歸途是最多人聽歌的時間,比其他時段高出35%,平均每人每年會聽666首歌,每月聽音樂超過77個小時,其中29到38歲青壯年上班族聽歌時數更是超過90小時,可見音樂是社會中堅族群的重要心靈支柱。

若以一天24小時觀察,早上7點到9點的上班通勤時刻,民眾點聽比例最高的歌曲類型為有助提振精神的「嘻哈饒舌」和放鬆心情的「古典輕音樂」,突顯早上音樂的功能性需求特別強烈。

中午11點半到1點半的午餐時間,不少用戶選擇彷彿身在Bistro小酒館的「爵士樂」稍稍放鬆緊繃情緒。晚上10點半到11點半的睡前時間,可舒緩情緒的「古典輕音樂」是許多人的首選,也有不少家長播放「兒歌童謠」為孩子助眠。值得玩味的是,清晨4點半到6點半的「心靈」、「有聲書」的點聽比例竟特別高,或許可解釋為遠離人聲嘈雜的清晨時分,是不少人進行自我內在對談的冥想時間。

台灣大哥大,音樂串流平台,MyMusic,歌單,西洋,韓語,華語,歌曲

▲圖/台灣大哥大提供

隨資訊傳遞速度增快,高度即時性的音樂串流平台打破國界與時間的限制,全世界樂迷的耳朵可隨時隨地掌握最新流行。以MyMusic點聽排行榜前50名來看,華語占比從2014年的88%降到2018年68%,取而代之的是合計達30%的西洋及韓語,顯示串流世代選擇更多元,聽歌行為也因此變得高度個性化。以歌單選擇方式來看,大多數人首選個人自建的音樂庫(65.9%),其後才是參考排行榜(61.9%)、自行搜尋(49%)和主題歌單(45.7%)。

儘管西洋、韓語音樂點播比例成長快速,華語音樂仍在台灣站穩絕對優勢,因為儘管華語歌曲點播比例不若西洋歌曲,但華語歌曲的聽歌次數卻大幅高過西洋音樂高達2倍!換言之,華語歌曲的聆聽量集中且重播次數高,平均一首歌會播放6次。

台灣音樂盛事「金曲獎」對於樂迷風向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MyMusic特地觀察今年第29屆金曲獎各時間點的數據變化,發現公布入圍名單當天及頒獎典禮隔天的「鍍金效應」最顯著。在入圍名單發表後,各專輯點聽率平均成長約50%,成功得獎的專輯更較入圍前成長達1.6倍。而得獎公布後,爆發力最強的則是金曲歌王歌后的專輯,包括陳奕迅《C'mon In~》、徐佳瑩《心裡學》專輯相較頒獎前,專輯點聽率的單日成長高達4倍。

台灣大哥大,音樂串流平台,MyMusic,歌單,西洋,韓語,華語,歌曲

▲圖/台灣大哥大提供

更多MyMusic數據將以資訊圖像化方式,呈現於以「Music & Memory音樂記憶」為主題的2018台北文創記憶中心,MyMusic為策展合作夥伴,希望透過生活中的小事喚起記憶共鳴,梳理台灣近50年來音樂發展背後的文化脈絡,歡迎愛樂人造訪台北文創尋找屬於自己的音樂記憶。

「2018台北文創記憶中心」比較各年代的音樂特性,觀察各時期的社會文化如何在音樂中傳遞。看見音樂如何深入生活、提供娛樂,成為反映時代文化變動的溝通媒介,進而識別專屬於我們這一代的身份認同。先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流行音樂 10×10 架構,將台灣流行音樂自 1910 年代以來的流變以時間軸呈現,再透過三個展區邀請民眾以不同角度感受流行音樂。

台灣大哥大,音樂串流平台,MyMusic,歌單,西洋,韓語,華語,歌曲

▲圖/台灣大哥大提供

「2018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展演資訊

日期:2018/8/9 – 2018/9/9

時間:每日 12:00 - 20:00,免費入場

地點:臺北文創大樓前方廣場(臺北市菸廠路 88 號)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