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博士生 陳良基:博士生非教授資產、應給工作津貼

科技部長陳良基今(8)日表示,國外把研究生、博士生當成人才,但國內部分教授卻把這些人當成資產使用,他認為應給予工作津貼,使其生活無虞,科技部後續將找教育部合作進行規劃。

▲科技部長陳良基。(圖/中央社)

科技部長陳良基今天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業務報告並備詢,多名立委關心博士生人數減少,直接影響台灣未來研發及人才的競爭力。

時代力量籍立委洪慈庸表示,科技部日前召開科學發展策略諮議會議,陳良基當時提到博士生不是學生、也不是論文機器,很多教授拿到科技部等相關單位計畫後,把自己的研究生當成工具,甚至拉長他們的畢業時間,以便協助計畫推行,科技部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民進黨籍立委蘇巧慧也說,科技部認為博士生不是學生或論文機器,但針對博士後研究員則認為是訓練的過程,而非職業,因此還研擬訂出年限,逼他們一定要離開這段生涯,科技部對博士生跟博士後研究員的態度有明顯衝突及矛盾。

陳良基解釋,國外把博士生或研究生都當成人才來培育,面對全世界競爭,博士生是重要人才來源,但台灣不少教授卻把博士生當成資產使用,現在台灣高階博士人才流失非常嚴重,他認為博士生不應被當成學生看待,博士生是珍貴人才,並非某一個人的財產,應比照國外當成是職涯發展的工作型態,給予工作津貼,讓這些人生活比較沒有憂慮,科技部會和教育部合作規劃後續相關作為。

對於博士後研究員部分,陳良基說,國外都把博士後研究當成是培訓的過程,未來應有更好的職涯規劃,最多就是5年,不像國內有人一待就是10多年,也因此科技部有推出相關配套措施,像是博士創新之星計畫,派遣人才前往美國、法國等企業、新創公司進行專案研究研習。

不過,國民黨籍立委柯志恩質疑,博士創新之星計畫立意良善,但科技部選定的廠商僅有少數屬於國際大廠,很多都是規模不足50人的企業,有的企業還持續虧損、甚至被併購,科技部把人才送到規模小或狀況不明的企業,每年還補助這麼多經費,應要有相關評鑑機制。

陳良基解釋,有些新創公司雖然規模小,但未來有潛力可變成重要的國際公司,當然成功率本來就不是百分之百,科技部把人才送到這些公司,不只是訓練技術,還希望能藉此掌握未來需求面,而科技部也有針對送去的人才跟廠商進行評鑑檢視,而非計畫審核後就放手不管。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