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全盲從未見過自己的孩子 電子眼終助圓夢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現年34歲的左先生自16歲確診罹患色素性視網膜失養症,33歲時雙眼全盲,失去了工作、甚至從未看過自己剛出生的兒子,幸運地接受電子眼植入手術後,當啟動電子眼的那一刻,看到了多年不見的母親,母子倆相擁而泣,更重要的是,終於可以看見已2歲的兒子,圓了左先生最大的心願,這是手術之前完全無法想像與期待的。

▲電子眼植入手術幫助左先生(左)擺脫全盲。(圖/記者楊晴雯攝)

「手術後我最想看見的是好久不見的媽媽,還有出生2年都還未見過的孩子。」左先生在去年7月接受電子眼植入手術,功能啟動的那一刻,他終於再次見到了媽媽,兩行淚水瞬間滑落,母子倆緊緊激動相擁、淚水不斷從眼眶溢出。

16歲時,因為發現自己晚上看不到,與朋友去海邊玩需要指引,才驚覺不對勁,趕緊到診所檢查,懷疑是罹患色素性視網膜失養症,再轉大醫院後才確診罹患此疾。他回憶,那時候非常害怕自己會失明,而醫師也無法確切告知,要經過多長時間後會失去視力,讓他一度對人生失去希望,一講到這又傷心地掉下眼淚。

他四處求醫,但當時沒有方法治療,也因此失去工作10年,過了全盲2年的日子,育有一子的他甚至從未看過自己剛出生的兒子;也因視野萎縮曾開車在轉彎處不慎撞到路人。

還好有電子眼的幫忙,讓他擊敗惡「視」力!手術至今5個多月,左先生說,目前手術後恢復狀況不錯,可以看到一些柱狀物體,生活中習慣會經過的環境能有判別能力避開障礙物降低危險,也可看到路上的公車,自行走斑馬線過馬路,可以看到大型英文字,還有簡單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方形、長方形等,以及運用以前有的圖像記憶,也能利用電子眼慢慢掃描辨識由中文字母組成的比較大的字,而令其最感動的是,可以看到自己小孩的肢體動作,有次上班小孩幫他開門,他能看到孩子身體跟手的結合動作,看見兒子替他把門打開。

林口長庚醫院電子眼團隊召集人黃奕修表示,色素性視網膜失養症是遺傳性基因變異所導致的疾病,流行率約為1/4000,台灣2病患數約8000至10,000人。病人最初會出現夜盲與視野萎縮的症狀,因為視網膜不能再生,一旦受損就無法恢復,最終多因視力受損嚴重而至全盲,成為重度殘障,生活失能。他說,此類患的病程不一,有的人1、2年就全盲,有人則是經過10多年半盲,因為逐漸失去視力,心理衝擊甚大,可能因此罹患憂鬱症;有些患者會靠吃葉黃素或戴太陽眼鏡希望能夠維持視力,但這都是次級作法。

在電子眼技術發展之前,此病無法可治,連延緩惡化都沒有辦法。黃奕修指出,人工電子眼是取代視網膜感光功能之高端電子儀器,為近年人機醫材領域之重大突破。其原理是將矩陣排列之刺激電極,植入眼球內部,貼附於視網膜黃斑部,與視網膜傳遞神經纖維相接觸;而患者鏡框上之攝影機取得欲視影像,採用類悠遊卡式之非接觸訊號傳遞,將影像訊號無線傳送至眼內電子元件,再經由未萎縮之視神經傳導至大腦視覺區。

根據長庚眼科電子眼團隊的研究,接受人工電子眼植入手術患者,約96%患者術後可見特別形狀之物體,如正方形、三角形、圓型等;約60%患者可見約10公尺距離之物體,並可朝目標物行走及執行日常動作,如精準走向10公尺遠的門並開門。雖無法達到正常人眼精細視力,但對於日常生活之基本需求,例如吃飯時可見刀叉或行走時躲避燈柱等,已有極大助益。

什麼人可以裝電子眼?黃奕修說,至少25歲、極嚴重的視網膜失養症、有殘餘部分光感,如果沒有殘餘光感者,則視網膜必須仍對電刺激有反應能力、之前曾有可用視力的經驗。

▲醫師黃奕修(右)說明電子演原理。(圖/記者楊晴雯攝)

林口長庚屈光眼科主治醫師侯鈞賀說,電子眼對患者的幫助並非回歸到原來的視力,病人必須要有適當的期待,藉由電子眼的幫忙與從小到大學習到的視力是不同的,學習過程如嬰兒探索世界,小孩剛出生視力可能不到0.01,靠著學習去摸索環境、去感受視覺,原來看到摸到是這樣,電子眼植入後也是要經復健去建立視覺,學習過程是漫長的約1、2年的時間,從錯誤中去學習就能一步步讓新的視力去得到最好的運用。

全球至今共完成約300例人工電子眼植入手術,林口長庚就佔了7例,美國與歐洲團隊並實地到院勘察手術、視覺復健與電子系統操作技術,於去年12月頒發人工電子眼卓越中心認證,肯定長庚眼科電子眼團隊的技術已達世界級水準。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