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水黏的重組肉?營養師揭密:別傻了,不是你想的那樣!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物美價廉的銅板美食,造就了重組肉的盛行!貴的東西不一定有好貨,但是便宜一定沒好貨!台灣人對於俗又大碗、物美價廉的銅板美食非常執著,一塊夜市牛排便宜一點百元就有,不到百元的小火鍋也到處都是。

火鍋,吃到飽,早餐店,漢堡肉,牛排,重組肉,好食課圖/翻攝好食課網站/勿用!!!!

▲圖/翻攝自好食課網站

好食課執行長、林世航營養師撰文指出,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這樣的餐飲文化讓業者食材成本無法提高,餐廳的食材成本頂多只有售價的3至4成,小火鍋的食材成本只有30至40元,怎麼可能用好料呢?接下來以一個早餐店漢堡肉作為例子,來讓你知道餐飲業有苦難言的秘密。

林世航營養師說,早餐店的豬肉漢堡夾蛋頂多賣你30元至35元,而裡面每片肉約是50克,進貨成本為7元,但每斤新鮮的豬絞肉售價超過120元以上,等於每一片肉排就要超過10元,兩者3元的價差看似不多,但是換成百分比來看可是增加了40%的肉排成本,更別說如果使用豬絞肉還要算入製作肉排時的人力成本。

他透露,認識一些手作漢堡肉排的早餐店,常常聽到他們抱怨生意很難做,因為手作漢堡肉的漢堡售價就是比較貴,會直接挑戰市場接受度。另外,即便這些廠商不想加入澱粉而改用雞蛋時,消費者又以為所有的漢堡肉都是「劣質」的重組肉。

火鍋,吃到飽,早餐店,漢堡肉,牛排,重組肉,好食課

▲圖/李鴻典攝

所以,只能說當我們不想付出更高價格購買較好的產品時,勢必就得接受這種有許多「填充」的漢堡肉或重組肉排。既然要接受他,那就要好好了解重組肉是怎麼做的了!

重組肉真的是食品業和餐飲業不能說的秘密嗎?林世航營養師指出,台灣人很愛吃火鍋、燒烤,每天吃掉的肉片都不知道堆成幾座山,但是這幾年因為新聞媒體經常報導重組肉,常常以「重組肉高磷,吃多傷肝腎!」、「火鍋肉好便宜,你不知道的可怕重組肉!」來形容重組肉。民眾對重組肉的見解,就是夜市牛排、廉價火鍋的肉片,這些重組肉來自於肉排截切剩下的碎肉,肉品廠在截切肉排後所剩下這些不完整或者尺寸太小的肉塊,如果因為不合規格就把這些肉塊丟掉實在非常浪費,所以廠商就利用合法的食品添加物(黏著劑)將這些肉塊「黏」起來,再利用機器壓實、冷凍就又是一塊完整的「肉塊」。餐飲業者只要依照自己供餐的需求,切出特定的大小與厚度即可。

但廣義來說,肉類經過分離處理再重組成不同形式或相同的產品,就稱為重組肉。重組肉的範圍不僅是火鍋肉片、夜市牛排,就連家裡用絞肉加入加入澱粉、胡蘿蔔塊後塑形的獅子頭和漢堡肉,或者絞肉捏製成形的貢丸,也都是重組肉的一種。

火鍋,吃到飽,早餐店,漢堡肉,牛排,重組肉,好食課圖/翻攝好食課網站/勿用!!!!

▲圖/翻攝自好食課網站

然而,台灣在經過數起重組肉的消費爭議後,食品藥物管理署在2015年時新增了一項重組肉標示規定:只要是「兩塊以上」的肉,經過組合、黏著或壓型之加工製程,而且會造成民眾混淆的肉品,在外包裝或者是餐廳都要清楚標示為重組肉。

但因為貢丸、獅子頭和漢堡肉雖然經過重組,但並不會造成民眾混淆,所以在販售上是不需要標示為重組肉的。

重組肉用的「膠水」是什麼?林世航營養師指出,實際上這些黏著劑並不是想像中的「膠水」!食品添加物黏著劑的成分很簡單,其中最主要有兩種成分:

鹽與磷酸鹽類:將肉類中的鹽溶蛋白溶出,肉類在經過拍打或揉捻過程中,這些蛋白質間會產生膠黏性,這就像自己做絞肉漢堡排或獅子頭時需要加鹽拍打一樣,讓肉可以膠黏成型。

蛋白質類:將肉重組定型,讓重組肉不會在後續烹煮時散開,有些是酵素,透過酵素作用讓蛋白質接合。

次要成分:除了以上的鹽、磷酸鹽和蛋白質以外,有些重組肉也會加入澱粉,能賦予不同的口感和膠黏性,如果預先調味的話也會再加入味精(麩胺酸鈉)或高鮮味精(次黃嘌呤核苷酸磷酸二鈉、鳥嘌呤核苷酸磷酸二鈉)。

所以重組肉的黏著劑並不是膠水!林世航營養師強調,重組肉的添加物到底會不會有問題?媒體在報導重組肉時,總是著重在重組肉使用添加劑的高磷、高鹽等等,或者是「高磷造成肝腎負擔」、「高磷造成骨質病變」等問題,真的有如此嚴重嗎?不如就用科學說話吧!

林世航營養師重申,要強調的是飲食型態會影響健康,並非食物本身。現在磷酸鹽的添加限量標準是每公斤3公克,廉價火鍋店一片肉片約莫40克,一客火鍋大概會從火鍋肉片得到360毫克的磷酸鹽,早餐店的肉排為50克,也就是會從中得到150毫克的磷酸鹽,這都比成年人的攝取限量800毫克低得多。

一塊12盎司的重組牛排約含有720毫克的磷酸鹽,感覺每天只要吃一塊這樣的牛排就快超標了,「但是我們真的有每天吃一塊重組牛排嗎?」

所以除非你每天吃,大量吃,長期下來才有可能影響身體健康。還是老話一句,這都是飲食型態的問題,如果常常早上吃漢堡肉,中午吃臭臭鍋,晚上又吃夜市牛排,當然就會攝取過量造成健康的風險。當然,我們可以追求一個不是重組肉、少用磷酸鹽的商品,但相對就會付出更多的價格,這是消費者要認知到的!

火鍋,吃到飽,早餐店,漢堡肉,牛排,重組肉,好食課

▲圖/李鴻典攝

「微生物污染的問題才是重組肉最大的疑慮!」過去的重組肉報導常著重在磷酸鹽的健康風險,一直忽略了微生物污染的問題,直到近年可能這個梗講膩了,終於有媒體開始報導重組肉的微生物孳生疑慮。沒錯,重組肉比較擔心的就是這個食安問題!

林世航營養師說明,重組肉經過截切和黏著等加工步驟,肉的帶菌表面會被黏入內側,當儲存不當時就可能造成細菌滋生。工廠製作重組肉時理論上要符合衛生規範,黏合壓縮的肉要以冷凍方式運送與儲存,所以細菌生長的機會不高。

但是,台灣未登記的地下工廠氾濫,衛生條件真的非常堪慮,而這些便宜的重組肉大多流入夜市或廉價火鍋店,我每次在逛夜市時看到牛排肉在室溫下浸泡醃汁,存在於重組牛排的細菌就有機會大量滋生。

五分、七分等帶血未熟的重組肉,小心細菌污染而食物中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肉品加熱的中心點至少要達到約63度以上才是安全範圍,以熟度而言約在七分熟的熟度(60至65度),非重組肉的肉排內部屬於低菌量甚至無菌狀態,所以即便吃五分(55至60度)或三分熟(52至55度)時,微生物中毒的風險也不大。

但是絞肉排或重組肉就不一樣了,因為這些肉品的內部也可能帶有細菌,再加上不良的醃漬與儲放環境(夜市、小吃攤)也會促進原有的細菌滋長,如果又吃了不熟的重組肉,豈不是就增加中毒的風險。

重組肉的微生物風險中,最害怕的就屬出血性大腸桿菌(E. coli O157:H7)了,這種細菌常存在牛、羊的腸道中,有趣的是並不會造成這些家畜發病。根據美國肉品出口協會的資料,牛肉的帶菌率可以達到0.2至6.8%,日本牛肉最高也可達到3.4%。美國在1993年曾發生嚴重的肉品污染事件,知名的Jack in the Box速食店使用到受到污染的牛肉漢堡排,再加上員工沒有將肉排煎熟,導致數百人中毒,其中有4位小孩死亡。

雖然台灣O157:H7大腸桿菌的問題並不嚴重,但還是有其他細菌滋生的風險,林世航營養師強調,所以下次要吃夜市牛排或廉價火鍋時,還是點全熟才是最安全的。最後,重組肉並非什麼萬惡的食品加工產物, 因為獅子頭、「純」漢堡肉都是重組肉,對於常見的重組牛排與重組火鍋肉片,也沒必要過度擔心。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