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入學方式複雜 李家同:別再折磨學生了,改回聯招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日前,暨南大學前校長李家同在臉書上發表一篇文章,表示現今的大學入學方式複雜,太折磨年輕人,認為大學入學考試應該改回原本的聯招方式,並舉例朋友兒子向父親說的話,「我不會再生孩子,因為我不要看到他在我們的國家遭受如此大的折磨。」此篇文章直指現再教育制度的弊病,同時也在網路上引起正反兩極的聲音,有人認為現在的入學方是真的有點複雜,但也有人認為聯招不是教育的核心,大家想把事情簡化才是問題的根本。


(圖/Flickr  Andy Rennie

民國83年開始,大專院校聯合招生正式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學科能力測驗(學測)以及指定科目考試(指考),而近年來,兩大考試的招生名額比例逐漸拉開差距,學測開放的招生名額逐年提高,甚至超過指考開放名額。針對此現象,李家同在臉書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教育部雖然說著是多元入學,但學測過後考生只能填6個志願,很多學生為了把握住機會,都會把自己的志願下修,導致許多考生因錯估情勢而造成沒學校讀的情況,這一切就像個大型的賭局。文中所提及的現況,整理後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點:

一、 決定學測申請或參與指考,令人煎熬的抉擇:
由於指考的名額逐年遞減,有些學校開放給指考的名額甚至只剩下20%,這樣的情況下,很少人敢不參加申請入學。

二、 科系選擇問題,門檻無法預估:
如果分數本身就很高的同學,要填什麼系可能不是問題;成績非常低的學生,   也只能填一些冷門的校系,但占大多數,成績中等的學生可就苦惱了。「假設有一個大學的某一科系所訂出的標準不高,可想而知的是,這個科系被大家發現了,很多人會填這個科系為志願,一夜之間,這個科系的入學門檻就變得非常高了。也許去年61級分就可以被考慮,今年忽然之間要64級分才能被考慮。我們可憐的學生填志願的時候是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想的,如果他知道其他同學都不會填這個科系,而他填了,他就上了。」

三、 面試時間的衝突,另一種賭局:
通過第一關審核後,接下來還要面對令人緊張的面試,若剛好考生同時有兩所大學的面試機會而時間卻有衝突,考生必須放棄其中一個,選擇自己較有利的前往應試,面臨這樣的情境,如何選擇其實也是種賭博。

四、 備審資料製作花錢花力,不利弱勢學生:
由於備審資料不能手寫,考生必須準備精美文件前來備戰,「坊間有一些商業團體會以專業的態度來替你包裝,把你講的是一代完人,此人只應天上有。可是問題在於這些資料的準備都需要錢的,單單去影印六份資料,就要花不少的錢。」文中便指出,除了備審資料外,若教童與時間問題無法配合,家長可能還需要陪同考生前一晚夜宿面試大學附近的旅社,這筆為拿到「大學入學」的門票花費,對比較弱勢的學生而言,無疑是種沉重的負擔。

另外文中也提及,有些大學採取以「特殊技藝」加分的方法招生,如彈琴、打籃球,但這樣的方法也出現了弊端,「要評定同學的籃球技術或是小提琴技藝,往往有主觀判斷標準在內。要靠這種技藝入學,也會使同學感到沮喪。」同時,李家同也認為,其實「全國最多只有5%的人是要經過特別的方式入學的,其他人都是普通人,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相對的,對這些普通人來說,聯招是最公平、簡單的入學方式,「完全沒有賭博的成份在內。」

這樣的說法引起了網友的正反兩極的回應,有網友說道:「什麼時候聯考又變好制度了?所以以前填鴨式教育、放牛資優班又是正確的了?」批評聯招,以及慣有的教育制度對學生的荼毒,也有網友逐段提出反駁,針對「功課好的人考比較容易的考試,功課不好的人要考比較難的考試」一句提出質疑,不管程度好與不好都可能在考試時表現不好,並非程度差的考生在考試時就會表現不好,認為「不要妄想用運甚麼單純的方式,好像對於民眾很方便,事實上就是讓學生永遠被關在象牙塔。」

同時,也有網友十分贊同李家同的說法,認為現在的入學方法比水電還麻煩,也有老師說道:「陪學生選填志願才發現,真是ㄧ套複雜的考試系統。」過程無奈也讓人懷疑他的公平性。也有人認為,社會制度和家長的觀念沒有改變,教育制度的變更只是換湯不換藥,更是變本加厲荼毒小孩。國中與高中的升學考試經政府的大力改革推動下,已趨大家所謂的「多元化」,不再完全以「考試」來定勝負,但這樣的方式也讓人發現不少弊病,該如何避免,維持入學的公正性,仍是政府及教育人員未來該持續留意的方向。(整理:實習編輯劉怡孜)
 

點選網址看原文》http://goo.gl/qu2vbN

   想知道 臉書 現在最夯的話題是什麼嗎?安裝【三立新聞網 APP】也能看得到!

→→ iOS 版下載: http://goo.gl/A3Z2aN (Apple手機)
→→ Android 版下載: http://goo.gl/pklwV8 (
hTC、SONY、三星等手機)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