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首見奇景!古老捕魚法修復重現 石滬捕獲千魚豐收

記者黃恩琳、林宏宇/桃園報導

桃園新屋蚵間里民想要恢復石滬的在地文化,這幾年不斷號召當地青年一起來築石滬,近日1日石滬一建好,立刻湧入大量魚群,讓漁民驚呼「這是40年首見的奇景」。

▲桃園新屋蚵間里民恢復在地文化石滬漁場。

漁民:「不要急、不要急。」

魚群在水中活蹦亂跳,4個大男人合力抬高漁網,緊盯每個細節,就怕魚跑出去。

漁民:「魚不要混到淡水。」

滿滿的黑鮸魚和饒仔魚,重量高達上千斤,平均每一條都有一到2台斤重,捕魚地點就在桃園新屋新修建啟用的石滬。

▲滿滿的黑鮸魚和饒仔魚,重量高達上千斤。

記者黃恩琳:「漲潮的時候,魚群就會順著水流進到這個石滬裡面,那等到退潮時,魚群就會被困在這裡,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魚網,把它像這樣子打撈起來。」

戴著布手套,徒手搬運石塊不斷堆疊。

桃園石滬協會理事長許仁郎:「大石頭要小石頭來撐,有小石頭在旁邊,就把它…這樣才能緊密連結。」

里民合作,土法煉鋼復原石滬魚場,桃園新屋蚵間一帶是台灣本島最大石滬群,有300多年的歷史。

▲里民合作,土法煉鋼復原石滬魚場。

記者黃恩琳:「這邊每天的潮汐變化都很大,那其實剛才來的時候,水才在我的大腿而已,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現在水已經淹到我的胸口了。」

退潮時,漁民把漁網放到離岸邊最遠的水底,沿水最深的石滬邊走一圈,把漁網拖上岸,途中手還不斷撥水,製造水流波動,擾亂魚群方向判斷,讓魚可以留在網子內。

▲沿襲老祖宗的智慧,讓捕魚技術能夠繼續傳授。

參與青年許晉豪:「就是做協助,可能搬一些大石頭,我回來到我們蚵間這邊,大約有快3年…2年多,將近3年的時間了,都市再回來到這裡,返鄉。」

沿襲老祖宗的智慧,堆石捕魚除了讓里民有意外收穫,也讓捕魚技術能夠繼續傳授。(彭令芸整理)

三立新聞台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