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華爾街崩盤 全球經濟蕭條10年千萬人失業

記者花芸曦/台北報導

歷史上的今天,1929年代經濟大蕭條從美國開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開始,到10月29日成為1929年華爾街股災,席捲全世界。經濟大蕭條對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都帶來了毀滅性打擊。人均收入、稅收、盈利、價格全面下挫,國際貿易銳減50%,美國失業率飆升到25%,有的國家甚至達到了33%。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全部遭到重創,特別是依賴重工業的地區,這樣的衝擊長達十年,才逐漸好轉。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申請失業救濟排隊的人潮。(圖/翻攝自推特)

經濟歷史學家常將經濟大蕭條的開始定位在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的突然崩盤,即黑色星期二;有的則表示反對,認為股市崩盤本身就是一個症狀,而不是單純的導火線。即便在1929年華爾街股災後,一些樂觀人士依然堅持己見,認為經濟週期是一種循環,總會恢復。

美國經濟的衰退拖慢了其他國家的發展,各國因自身經濟的強弱而導致衰退情況也有所不同。貿易保護主義者抬頭《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瘋狂地尋求自保,導致其他國家以報復性關稅作為回應;這加劇了全球貿易的崩潰。到1930年底,全球經濟衰退有條不紊地開始,並在1933年達到底谷。

在所有國家中,經濟衰退的後果是大規模失業:美國1370萬人,德國560萬人,英國280萬人(1932年的最大數據)。經濟大蕭條對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響,使得在一個幾乎被歐美銀行家和商人企業家完全支配的地區失去了外資和商品出口。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銀行外頭的人潮。(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大蕭條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大蕭條期間約有200至400萬中學生中途輟學;許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殺;治安日益惡化。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失業。在美國,失業人口總數達到了830萬,1929-33年間失業率長期介於25%,即使是羅斯福新政時期也從未低於15%。在美國各城市,排隊領救濟食品的窮人長達幾個街區;英國則有500-700萬人失業,市民在勞務交易市場內需要排隊等候著很長的隊伍。

▲全球經濟大蕭條時代銀行外頭的人潮。(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至於如何重返經濟?經濟史學家的普遍看法是,經濟大蕭條以二戰的打響而終結。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的戰爭支出加速乃至導致了經濟從經濟大蕭條中復甦,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戰爭沒有對恢復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戰爭的確降低了失業的發生。

加入 @setn 好友 #國際頭條

【94要客訴】檢廉查扣柯家一銀保險箱?國台辦竟公開挺柯2024.09.12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