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破石碑 韓國恨中國近400年!至今想砸卻不能砸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韓國首爾的三田渡地區,有一塊被立了380年的石碑,石碑上面刻著漢、滿、蒙三種文字,在碑首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7個篆體漢字,關於這塊石碑的來歷,要追溯到明末的時候,滿清皇帝皇太極率領清兵,攻破了漢城,為了叫朝鮮半島臣服於滿清,特命令朝鮮國王立此碑,送來歌頌大清皇帝的功德,作為被佔領的韓國人,當然視這塊石碑為恥辱。

明朝天啟七年,皇太極就以朝鮮援助明朝、對努爾哈赤不敬等罪名,出征朝鮮,並最終逼迫其簽訂盟約,轉而支持後金,但朝鮮王朝根本不拿後金當回事,仍然是忠心於明朝。1636年,野心勃勃的皇太極建立清朝,為徹底去除朝鮮這個不安定因素,以其違背盟約為由,興兵十二萬,再度攻打朝鮮!

▲朝鮮國王仁祖被迫對石碑,行三跪九叩大禮。(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軍兵強馬壯,銳不可當,朝鮮軍隊根本無法抵抗,潰不成軍,最終漢城被攻下,朝鮮國王仁祖投降,與清朝簽約為其藩屬國,並斷絕與明朝的關係。這一事件就是現在韓國人引以為恥的歷史上著名的「丙子虜亂」,受降之日,仁祖脫去王服,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可謂屈辱萬分。隨後,清朝將總計五十萬之多的朝鮮人作為俘虜押回國充作奴隸,並掠奪了大量物資。

更為屈辱的是,清朝還要求朝鮮為其立下功德碑,於是仁祖百般無奈地在漢城三田渡,立下歌頌皇太極此次豐功偉績和仁德的大清皇帝功德碑!此碑高近6米,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碑文由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碑文由朝鮮官員擬定,最後交由清朝漢官范文程修改,最終定稿。

▲「大清皇帝功德碑」現在被韓國人視為「恥辱碑」。(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由於此碑的特殊歷史意義,從建造時就遭到朝鮮人抵制,被稱為「恥辱碑」。直到現在仍被韓國人視為恥辱,不少人想盡各種辦法要毀壞大清皇帝功德碑,2007年韓國人朴某用紅漆在碑身噴上了「撤去」、「丙子」等韓文字樣。2010年韓國文化財廳對大清皇帝功德碑原來的位置進行考證,決定將碑移到樂天世界大樓後面保護起來。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