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常血便竟是大腸癌!8旬翁腹腔鏡手術救回肛門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民眾小心,若出現血便有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的徵兆。一位80歲的張伯伯(化名),因常出現血便而就醫檢查,經大腸鏡檢查後,竟在肛門入口的直腸上段發現3公分左右的腫瘤,在醫師建議下,施以3D腹腔鏡微創手術(3D微創術)並順利切除病灶、保住肛門。張伯伯術後一周即出院,並恢復正常生活。

▲80歲的張伯伯因出現血便而就醫檢查確診直腸癌,在醫師建議下施以3D腹腔鏡微創手術,並順利切除病灶。(圖/萬芳醫院提供)

癌症已蟬聯國人38年10大死因之首,每年新增的癌症患者約11萬人,更有5萬人因此逝世。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2018年有1萬6525 人得到大腸直腸癌,而2019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中,共有6436人死於大腸直腸癌。醫師表示,民眾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齡高峰落在55至70歲左右,但由於大腸癌跟家族史、基因非常相關,所以如果有家族史,30歲以後應養成固定檢查的習慣。

收治張伯伯的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盧延榕表示,腹腔鏡微創手術是目前大腸直腸癌手術常用的外科療法,以萬芳醫院為例,2019年即有80%病人,採用腹腔鏡微創手術,此一手術與傳統切開腹部手術相比,傷口較小、只有3至5公分,術後疼痛較輕,病人很快就可以下床活動,住院天數大約為5到7天,這些都是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優點。

不過盧延榕說,3D腹腔鏡微創手術與傳統腹腔鏡微創手術臨床相比更有3大優點,首先是增加病患肛門的保留機會,3D微創術可提供精確空間定位,手術更加精準,可以保留肛門功能。其次,3D微創術可保護泌尿生殖系統的神經功能,避免不必要損傷及出血量;另外,3D微創術視野廣達110度,醫師如3D電影身歷其境,肚子內器官更一目了然,病灶也無所遁形,可徹底切除乾淨,獲良好治療效果。

不過此手術多為全自費、也需評估病灶位置等考量,盧延榕建議患者術前仍須與醫師討論後,再確定手術方式;另外,民眾除控制體重、少吃醃漬油炸及加工食品外,若有上腹痛、食慾不振、無法正常排便一段時間,甚至半年內體重減輕10%以上,一定要儘速就醫檢查,才能有效預防大腸直腸癌。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院司委會審「國會改革」相關條文修正案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