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治療導致輸尿管狹窄 「可自我膨脹合金支架」奏效

記者陳弋/新北報導

解便不順利,真的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新北市一名婦人過去因治療子宮頸癌產生輸尿管狹窄的後遺症,導致她尿不出來,醫師為她放了傳統支架效果卻不佳。後來三峽恩主公醫院為她放入「可自我膨脹鎳鈦合金」輸尿管支架,才解決她的困擾。

▲術前的電腦斷層攝影顯示,該名62歲女性病人有嚴重腎水腫。(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恩主公醫院今(24)日分享門診案例,一名62歲女士昔日因子宮頸癌開刀和放射線治療,造成輸尿管狹窄,之後曾使用多次輸尿管擴張和傳統支架等治療方式,可惜效果不彰,不到3個月很快又發生腎臟感染和腎水腫反覆就醫。

由於傳統的輸尿管支架的缺點是不耐久用,該院泌尿科改採「可自我膨脹鎳鈦合金」輸尿管支架,這名婦人接受了「鎳鈦合金輸尿管支架」植入手術,至今超過半年,追蹤期間並無腎水腫、感染或結石的情況發生,讓她終於擺脫煩惱。

恩主公醫院副院長、泌尿科主任王炯珵表示,子宮頸癌在政府積極推動子宮頸抹片檢查之下,許多初期子宮頸癌,不管是經過手術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第一期病人的5年存活率平均可超過90%。但根據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統計,這些癌症治癒的病人,有高達23%會在治療後留下腎水腫的後遺症,主要來自手術切除子宮或放射線照射後輸尿管狹窄而造成反覆腎水腫,嚴重影響腎功能。

▲王炯珵醫師指出,放置輸尿管支架是解決子宮頸癌治療後輸尿管狹窄最有效且最簡單的方法。(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王炯珵指出,放置輸尿管支架是解決子宮頸癌治療後輸尿管狹窄最有效且最簡單的方法,但臨床經驗顯示,不管是聚合材料或金屬材料的支架,經過3到6個月後可能必須更換,因為支架內部容易產生結石、感染和阻塞。研究統計,使用超過6個月的支架通暢率會降到50%以下。

不過,根據一項以色列的研究報告,「可自我膨脹鎳鈦合金」輸尿管支架,平均放置11個月成功率高達99.1%。因此「鎳鈦合金輸尿管支架」應是目前對付子宮頸癌治療後造成頑固性輸尿管狹窄的最佳武器,同時可大幅減少病人住院的時間和頻率。

▲婦人植入「鎳鈦合金輸尿管支架」超過半年,醫院表示追蹤期間沒再發現腎水腫、感染或結石。(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