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吃止痛藥!部分含「類固醇」 免疫抑制恐減少抗體

記者洪琮翔、顧元松/台北報導

全台疫情陷入膠著,民眾等著排打疫苗之際卻有人怕出現副作用,就會在施打前後吃止痛藥。不過根據國外研究指出,部分止痛藥含有類固醇,可能讓身體會產生「免疫抑制」,會讓疫苗「產生抗體」減少,疫苗的有效性就會受影響;雖然國內施打疫苗目前沒有禁止服用止痛藥,但醫師也建議,若高燒不退,最好經醫師評估後再服用。

▲服用止痛藥可能會影響疫苗作用。(示意圖/資料照)

醫護人員:「65號在嗎?65。」  疫情全台延燒,催出疫苗施打率,但卻有接種疫苗的民眾擔心出現副作用,事前食用「止痛藥」。

長庚醫院兒童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一般建議是有症狀的時候再吃(止痛藥),打疫苗之前先服用,一般是不需要有這樣子的一個考量,也不建議;國外是說萬一他吃到這種類固醇的抗發炎藥劑的話,這種就要小心使用。」

近期在國外,就有民眾打了疫苗結果身體出現酸痛,原來是他長期服用「關節炎止痛藥」,因為裡頭含有類固醇跟疫苗兩者之間產生強烈反應,身體不適被緊急送醫。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止痛藥有「壓制免疫反應」,能降低疫苗的副作用,但同時也可能將疫苗的有效性一併減除。

長庚醫院兒童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這種類固醇其實它也是有抑制免疫力的一些問題,在打預防針(疫苗)的時候,其實是不會建議用類固醇當作你緩解打疫苗造成的不舒服。」

簡單來說,施打疫苗後身體會認為遭到病毒入侵就會啟動「防禦」,產生副作用包括痠痛、發燒、頭痛、肌肉疼痛,以及暫時性炎症等症狀,這都是「防禦反應」,不過民眾施打疫苗前後1周吃了止痛藥,出現「免疫抑制」就可能減少「產生抗體」,一旦身體機制不對抗病毒,疫苗的有效性也就大大降低。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目前也沒有相關的研究去證實,那只是說有一些小型的研究看起來似乎有這樣子的情況,在一些非類固醇類的止痛藥,有這樣子的表現。你是短期內的、少量的服用,基本上應該影響都還不至於太大。」

台灣施打疫苗前後沒有禁止服用止痛藥,但還是建議民眾,施打完的2到3日後,高燒不退再服用,避免產生免疫抑制影響疫苗作用。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搭乘大眾運輸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務必戴上口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三立新聞台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直播中LIVE】《超級帶貨王》開錄記者會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蕭美琴「跨世代女力」演講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