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紅腫脹痛 醫師揭7大皮膚副作用、密集紅點速就醫

生活中心/潘靚緯報導

美國救援台灣贈送250萬劑莫德納疫苗,讓可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的人數將大幅增加,不過,接種後除了發燒、全身痠痛等副作用外,部分民眾皮膚也會出現各種反應。皮膚科醫師黃昭瑜在臉書分享,並列舉7種常見反應,分為急性過敏及延遲性反應,急性過敏可能會造成氣喘、腫脹、昏厥等狀況。

▲皮膚科醫師黃昭瑜提醒,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可能出現的皮膚過敏症狀,包含蕁麻疹、手臂腫脹等算延遲性反應。(圖/翻攝畫面)

至於延遲性反應,黃昭瑜醫師列舉七種皮膚症狀:

1. 局部注射反應/新冠手臂(Covid arm),易發生在注射後第1至5天。

2. 蕁麻疹,易發生在第一針注射後3至8天,第二針的2至5天。

3. 麻疹樣,易發生在第一針注射後3至8天,第二針的2至5天。

4. 延遲性手臂腫脹,易發生時間在第一針注射後的7至11天,第二針2至5天。

5. 紅斑性肢痛症,易發生在第一針注射後7至12天,第二針1至4天。

6. 注射填充物紅腫。

7. 皮下廣泛小出血點:血栓、血小板低下。此非常罕見 (通常會合併全身倦怠、肚子痛等症狀),必須與血管炎區分,且需儘速就醫。

黃昭瑜醫師表示,1至6項屬於輕微且正常的延遲性過敏反應,較常出現在mRNA 疫苗,如莫德納或BNT疫苗。發生時也不用太過害怕,像是蕁麻疹、手臂腫脹等,大部分都能靠口服藥物搭配藥膏、冰敷,逐漸緩解。

▲注射新冠肺炎疫苗,若出現蕁麻疹、手臂腫脹等皮膚過敏,可尋求皮膚科醫師開藥緩解,若出現皮下廣泛小出血點的症狀,須盡速就醫。(圖/資料畫面)

醫師也特別提醒,萬一出現「皮下廣泛小出血點」又全身倦怠的罕見症狀,則需儘速就醫,常會發生在腺病毒疫苗,像是AZ或嬌生。若在注射的30分鐘到4小時內,出現嚴重的血管神經性水腫、氣喘等不適,則是急性嚴重過敏,則代表不適合施打這種疫苗。

另外,黃昭瑜醫師也強調,假設症狀發生超出上述時間,且合併高燒不退等,一定要盡快就醫。儘管施打疫苗多少都會出現副作用,但施打疫苗仍是最好預防重症的方法。「能打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同時遵守防疫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搭乘大眾運輸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務必戴上口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