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娃染肺結核竟引發腎、輸尿管結石!醫用「這招」救命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幼兒成長過程中因尚未發育完全,家長應注意身體狀況。一名2歲小男童,一出生就感染開放性肺結核,因免疫力低、未完全發育,肺部出現多處感染,抗生素療程漫長;而在改善肺部及骨頭後,竟出現腎膿瘍,並發現有多顆腎結石、輸尿管結石。但因器官太小,須考量風險更低的手術,在醫師建議下,男童採取軟輸手術,除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外,並成功清除結石,術後隔日即出院,也讓男童父母也終於放下「心中大石」。

▲ 許竣凱醫師表示,腎結石並非成年人才會罹患、兒童也會。軟式輸尿管內視鏡手術可降低感染風險,不過患者手術前仍須經醫師評估。(圖/新店慈濟醫院提供)

收治該童的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許竣凱表示,腎結石並非成年人才會罹患、兒童也會,他的臨床案例最小病患即該童。像這樣年幼的兒童如何處理結石,由於器官仍在發育中,選擇安全、風險更低的手術方式會是首要考量。

他說,要清除結石方式包括體外震波、手術等方式,除得考量患者年齡、身體狀況外,若患者遇到如頑固型結石、鹿角形結石或巨大結石等,透過體外震波碎石手術恐需多次、完全排除的成功率低。至於經皮腎穿刺手術,則需將導管由後腰部穿刺進入腎臟,利用儀器震碎結石,術後需插入腎臟導管及導尿管,住院需5-10天觀察,雖成功率高達9成,但恐有大量出血或感染風險。

另一選擇為軟式輸尿管內視鏡手術,使用大約一公尺的軟鏡,從尿道進入施打雷射來打碎石頭,軟式輸尿管鏡深入腎臟後,可自由彎曲角度以便找到結石打碎,再搭配吸石清專利導管,將打碎的碎石粉末及水吸出來,有效降低腔內壓力及熱傷害,提高病患安全、降低術後感染機率。

如何避免結石?許竣凱建議民眾每天補充足夠水分(至少2000cc)、減少憋尿,避免使尿液淤積形成結石;防疫期間也要避免過度飲食、保持運動的習慣。如果自己或家族有結石病史,常有腰痠腰痛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