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全民乾爹」黃仁勳(中)來台必逛夜市,寧夏夜市詹記水果老闆娘因他爆紅。(圖/翻攝自臉書)
夜市曾是台灣文化代表,也是國內外旅客必訪美食場景,但隨著環境與生活型態改變,消費型態轉向室內清涼的商場成趨勢。面對物價高漲與環境老舊困境,一名網友在threads表示:「以前結婚前,每週必逛一次夜市,如今2個月才去一次就算多了...年輕人好像也不再熱衷。」引起熱議。
CP值太低 環境髒亂成出走主因
許多網友坦言,晚上逛夜市覓食已經沒那麼吸引人了。尤其夜市小吃蚵仔煎漲到80、90元,甚至起跳價達100元,全部吃一圈下來,花費不輸吃到飽自助餐,因此「CP值太低」成為網友心中最熱門的詬病。

▲網友抱怨蚵仔煎「僅4顆蚵仔」,竟然賣得比便當還貴。(資料照)
另外,也有不少網友抱怨:「太熱又臭、環境又差、沒有廁所,逛一次就不想再去了」,甚至有人坦言「10年沒踏進夜市了」。另一位網友則提到衛生問題,在氣候炎熱與環境潮濕下,滷味、炸物等食材更容易變質、變味,加深對食安的疑慮。
攤位雷同、缺乏創新 年輕人轉攻商場吹冷氣
許多人也對夜市的「重複性高、缺乏新鮮感」感到失望,他們認為攤位雷同難以激起消費慾望,反觀百貨公司美食街不僅冷氣充足、環境潔淨,更是聚會的熱門去處,一票年輕人更傾向前往商場用餐與社交。

▲夜市悶熱,夏天年輕人比較喜歡逛賣場吹冷氣。(示意圖)
室內商場崛起 專家:消費習慣結構性改變
財經網紅游庭皓觀察台灣消費大趨勢指出,近年來台灣的消費重心從「戶外市場」逐步轉移到「室內商場」,現在全台已有12家大型商場陸續開業,未來數年將持續擴增。他認為,消費者更傾向選擇環境舒適、空間明亮、氣候控制的室內場所,夜市面臨顯著挑戰。

▲夜市的童玩遊戲仍吸引年輕人,圖為子瑜(左)開著夜市卡丁車。(圖/翻攝自IG @chongtingyanelkie)
夜市支持者:小吃多、懷舊情感仍有魅力
不過仍有網友表達不同聲音:「我還是會去,買個一兩樣回家就好」、「我超愛逛夜市,還可以順便打彈珠」,顯示夜市文化仍有其忠實族群。夜市若能提升CP值、更新形象、加強衛生與服務,仍有機會吸引年輕族群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