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樺加沙颱風的路徑,歐洲模式系集圖預報結果逐漸收斂,它通過巴士海峽的機率最高;浣熊颱風則暫不明朗。(圖/翻攝自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今(19)日中央氣象署指出,目前環境有利樺加沙颱風發展,其暴風圈增大,雖登陸率不高,但影響可觀,預計下週二至週三(23至24日)樺加沙最接近台灣,各地風雨開始變得明顯,尤其花東及屏東山區得慎防豪雨等級降雨發生。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發文說明,目前樺加沙的路徑變數降低,歐洲模式預報中,通過巴士海峽機率最高,差異只在走北一點或南一點。
氣象署表示,目前米塔颱風、樺加沙颱風、浣熊颱風接續在昨(18)日生成,米塔主要是往中國移動,台灣為受颱風外圍雲系影響;樺加沙則是強度持續增加,22日通過巴士海峽之前,不排除可能達到強颱,隨其暴風範圍加大,雖然登陸台灣機會不大,但對台影響仍相當明顯,預計週日(28日)發海警;至於浣熊颱風,目前預報資訊較分歧。
關於樺加沙的路徑,「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分享詳細的「最新歐洲模式系集圖」預報結果,路線分歧收斂許多,模式成員看法趨近一致、變數降低;眾多移動可能性中「通過巴士海峽」機率最高,差異在北一點或南一點,但不會差太多。
至於浣熊颱風,粉專指出,雖然5天內高壓很穩定控制,但5天過後因為高壓勢力變化及範圍調整「路線天女散花」,何去何從目前還無法斷定,「會不會走著走著變成最大的驚喜?強度也有一定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