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強逼午睡!師竟「用膠帶捆3歲童」 研究證實:恐縮短整體睡眠時數

圖、文/CTWANT

幾乎所有學校與托育機構都有制式的午休時間,但孩子不午睡會影響健康嗎?研究顯示並非如此。(示意圖/CTWANT提供)

▲幾乎所有學校與托育機構都有制式的午休時間,但孩子不午睡會影響健康嗎?研究顯示並非如此。(示意圖/CTWANT提供)

新北市板橋幼兒園爆發餵藥案,8位孩童驗出巴比妥及苯二氮平類等藥物殘留反應,教保員疑似為了讓孩童乖乖午睡而餵藥。幾乎每個托育機構、學校都會有制式化的「午休時間」,總以有益於孩子的健康為由,但孩子真的需要睡午覺嗎?

據澳洲昆士蘭大學一項研究,分析全球及澳洲26個兒童睡眠研究報告,發現2歲以後有午睡習慣的學齡前幼童,夜間的入睡時間會往後延,整體睡眠時間反而降低。報告認為,2歲以後,家長就可以協助幼童停止午睡的習慣,將作息調整到以晚間睡眠為主;同時也呼籲學校老師,不用強迫幼兒睡午覺。

但也有孩子需要睡午覺,才能維持專注與體力。美國育兒網站「Baby SleepSite」則提出3個指標協助爸媽判斷,包括午睡愈來愈難入睡、夜間愈來愈難入睡、沒有午睡,傍晚也不會焦躁、情緒失控。若符合上述3點,就表示孩子不需要午睡,但也要適時把晚上的睡眠時間往前調整,讓孩子整體的睡眠時間能夠維持充足(3至5歲10~13小時;6至13歲9~11小時),才有助於大腦及健康發展。

那午休是為了讓老師有喘息時間嗎?全國幼教產業工會曾在去年五一勞動節在臉書進行調查,總投票數達到1千多人次,結果顯示70%老師沒有休息,28%屬於隨時待命狀態。因為幼生午睡時,多數老師並非跟著休息,而是開闢另一個戰場,除了照顧孩子的安全,還要寫聯絡簿、整理班務、與家長溝通等,若孩子不睡就可能影響工作進度或造成加班,因此多數老師當然都希望孩子能乖乖午睡。

全國幼教產業工會曾發聲明,表示教育部要求教保員必須依勞基法規定「工作4小時,應有30分鐘之休息」,但又要求「幼兒午睡時,應至少安排一名教保員在場照護」,如此矛盾的政策,都在在顯見教育部不理解教育現場,以及幼教老師的無奈。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長林育聖受訪時表示,「沒有老師一開始成為老師的目的,就是想傷害孩子。」林育聖說,以犯罪學理論角度來看,每個人在工作崗位上都會希望用合法、正常的方式完成工作,當違法事件發生,或許大眾可以轉而思考,幼教老師的工作量是否已經超出負荷。

對於孩子午睡與否如何應變,幼教老師們議論紛紛。《翻滾吧!幼兒園》粉專就PO文表示,包括至少30分鐘的大出汗運動、讓孩子帶自己的安撫玩具、營造舒適的午休氛圍,這些都是幼兒園老師讓幼兒午睡的正向策略,如果孩子真的睡不著,也可以躺著休息或從事靜態活動如畫畫,只要不影響他人,並不會強迫午睡。

延伸閱讀

CTWANT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