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繼拜登、馬克宏後!賴清德登《彭博》專訪: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政治中心/藍詩孟報導

賴清德近日飛往巴拉圭,參加貝尼亞(左)就職大典。(圖/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近日飛往巴拉圭,參加貝尼亞(左)就職大典。(圖/總統府提供)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國際媒體《彭博商業週刊》訪問,探討是否能領導台灣、維護台海和平等話題。對此,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就指出,賴清德是繼美國總統拜登、前總統川普、歐巴馬,以及法國總理馬克宏、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後,最新一位登上《彭博商業週刊》的世界領袖,足見賴副影響力。

「和平是我們的目的地,民主是我們的指南針」,柯建銘在臉書po文,貼出賴清德接受《彭博》訪問的內容,表示賴清德是繼拜登、川普、馬克宏等人後,最新一位登上《彭博商業週刊》的世界領袖。

而這次的專訪內容以「他盼領導台灣,但他能否維護和平」為主題做討論,賴清德一席「和平是我們的目的地,民主是我們的指南針」,完整的表達了自己核心觀點。訪問中賴清德也提到,他樂見中國和台灣一樣,享有民主和自由,只要在擁有「對等」、「尊嚴」的前提下,台灣與中國是可以合作的。

賴清德登彭博專訪,談台海和平。(圖/翻攝自賴清德臉書)

▲賴清德登彭博專訪,談台海和平。(圖/翻攝自賴清德臉書)

但目前中國仍不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也不放棄併吞台灣,因此賴清德認為,台灣必須加強自身的軍事能力,並且和民主國家並肩同行,嚇阻來自中國的各項威脅,確保印太地區的穩定,這是我們對區域穩定的責任。

同時,賴清德表示,希望世界認知到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很樂意為國際社會做出貢獻。他也強調,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沒有必要另外宣布獨立。

最重要的一點,賴清德提到,這一場選舉是兩條路線的選擇,一條是與國際持續交流合作,深化民主的道路,另一條是往回走,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與中國站在一起。讓柯建銘也有感地說,「我想,台灣人民,應該也很清楚,哪一條路,才能守護現有的生活方式,讓台灣在世界上發光發熱」。

加入 @setn 好友 #2024總統大選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