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台灣大選倒數 旅美學者:中國影響趨於高明不容輕忽

美國智庫胡佛研究所今天邀請蘇巧寧和翁履中兩位旅美學者分析台灣大選,蘇巧寧強調,中國干預手法趨於高明,呼籲勿看輕中國的影響;翁履中認為,與之前選舉相較,中國因素此次較不顯著。

旅美學者強調中國干預台灣總統大選手法趨於高明,不容輕忽。(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旅美學者強調中國干預台灣總統大選手法趨於高明,不容輕忽。(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台灣大選倒數不到50天,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昨天公布的民調,民進黨賴蕭配支持度為36.3%居於第一、國民黨侯康配為31.0%、民眾黨柯吳配則為18.0%。

旅美學者蘇巧寧和翁履中今天在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分析選戰,不約而同提及這份民調。蘇巧寧說,儘管藍白合破局、蕭美琴登記參選,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並未因此取得大幅領先;但是在侯友宜執政的新北市,賴蕭配的支持度則高過侯康配,可視為國民黨的一個警訊。

她表示,由於選民對政治不滿、假消息漫天飛舞、還有藍白合話題過去幾個月占據媒體版面等因素,這場選戰,賴清德並非如外傳躺著選。接下來,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動作、中國對台灣選舉的介入,以及正副總統參選人辯論都是關注焦點。

她認為,這個階段,「誰能犯越少錯誤,就越有可能獲得高分」,辯論會將對選民投票行為產生影響,「副總統人選在這次選舉中發揮核心作用」。翁履中也表示,此次的副總統辯論將會是一大看點。

翁履中指出,後期棄保效應是否發酵值得關注,綠營和藍營都必須謹慎衡量民眾黨支持者的動向,避免部分民眾黨支持者轉向投給對手;儘管各陣營都想搶攻年輕選票,年長選民對最終投票率具一定程度影響,選戰尚且難分軒輊。

被問及中國的角色,蘇巧寧表示,每場選舉都涉及中國、攸關民主,但她也關注到年輕世代希望透過選舉傳達情緒,因此影響選舉的因素不僅有單一面向。不過,她強調,中國干預選戰的手法越來越高明,若看輕中國影響是危險的。

翁履中認為,與之前選戰相比,中國因素這次似乎沒那麼顯著;侯友宜並非典型的國民黨政治人物,他與賴清德一樣,成長和經歷都代表著台灣故事,「中國牌在這次不好打」。他也指出,各陣營都強調提升台灣自我防禦能力的重要性。

蘇巧寧和翁履中分別擔任奧克蘭大學(Oakland University)通訊新聞及公共關係系副教授和薩姆休斯頓州立大學(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政治系副教授。台灣大選明年1月13日登場,牽動著美中台關係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國內煙硝味濃厚,美方智庫亦密切關注選情發展。(中央社舊金山29日電)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