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口腔癌全球死因第7!37歲男罹晚期舌癌 飛半個地球來台灣治好還喝珍奶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37歲的中年男子彼得在巴紐(南太平洋)被診斷罹患晚期舌癌,經過在巴紐首都的醫院近半年的化學治療無效。因為六個小孩最大的才10歲,最小的才2歲,為了活下去。因此,飛越半個地球來到彰基醫學中心接受口腔癌權威總院長陳穆寬教授的手術。手術後10天就順利出院,切掉的舌頭經過顯微手術修補重建,能正常的進食與說話,彼得一邊喝著奶茶,大讚飛越半個地球來台灣治療真是太值得了。

台灣醫療環境相當得好,醫護人員看診也非常的親切。(圖/彰基提供)

▲台灣醫療環境相當得好,醫護人員看診也非常的親切。(圖/彰基提供)

口腔癌居全球死因第7名,台灣菸、酒、檳榔的盛行,高居男性十大死因第4名,最常於59歲左右的青壯年時期罹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發病率排名最年輕的癌症。彰基醫學中心在國際口腔癌權威總院長陳穆寬教授的帶領下,每年收治約500例口腔癌患者,其中很多是第四期(末期)患者,末期患者手術後5年存活率高達59.4%,遠優於全國醫學中心平均水準。

陳穆寬總院長指出,以他近30年的治療經驗,即使是第4期的末期患者接受根治性的手術切除及重建等治療,5年存活率都能高達59.4%,所以治癒病人已經不是太大的問題。同時為了保持外觀、吞嚥和說話功能,近幾年大力發展重建手術,甚至加入最新的3D列印技術,讓病人開完刀儘可能沒有外觀及功能上的改變。

陳穆寬總院長(右二)手術前,率領醫療團隊為患者禱告。(圖/彰基提供)

▲陳穆寬總院長(右二)手術前,率領醫療團隊為患者禱告。(圖/彰基提供)

陳穆寬總院長說,早期的口腔癌只要簡單的切除,不會有外觀或功能的改變,治癒愈率可能高達9成,晚期的病人若是治療造成外觀改變、吞嚥或語言功能的受損以及體力衰退,很可能就不能夠繼續工作而讓全家生活陷入困境。

彰基透過新聞稿表示,彰基耳鼻喉暨頭頸科團隊共有約40名醫師,在世界上是非常強大的口腔癌中心,從癌症診斷、手術治療、整形重建、復健恢復、吞嚥訓練、電療化療、心理治療通通涵蓋在內,除了醫治病人的病,也醫治病人的心。優秀的成果受邀到世界各地發表演講,去年更受邀到韓國舉辦的國際醫學會擔任大會主要講師(keynote speaker),受到國際高度肯定。

巴紐因為地處南太平洋,離澳洲非常近,因此癌症患者大多首選到澳洲尋求先進的治療,彼得的太太表示,以前從來沒有聽過台灣,所以要來台灣接受國際口腔癌權威彰基總院長陳穆寬教授的治療的時候全家非常的焦慮,但是來到台灣以後發現環境相當好,醫護人員也都非常友善,英文更是非常流利,因此溝通完全沒有障礙。

尤其彰基海外醫療中心的高小玲博士團隊對他們生活非常照顧,尤其手術以後10天就能夠出院,又可以馬上進食跟講話,也不用做氣切,手術以後也不用做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對台灣的醫療技術真的是讚不絕口,他們說回到巴紐以後,一定要大大的宣揚台灣的好處,讓更多的患者前往彰基醫學中心接受治療。

彼得(右)切掉的舌頭經過重建,馬上可以快樂的喝珍奶。(圖/彰基提供)

▲彼得(右)切掉的舌頭經過重建,馬上可以快樂的喝珍奶。(圖/彰基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陸軍官校黃埔建校百年慶 賴清德親臨主持閱兵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