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獨家/台灣讚啦!陳克華受邀巴黎讀詩 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這首歌

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台灣之光,台灣現代詩人第一人。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陳克華提供)

▲台灣之光,台灣現代詩人第一人。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陳克華提供)

唯一華人受邀。《台北的天空》作詞人、榮總眼科醫師陳克華受巴黎外國文化中心論壇(FICEP)邀請,在巴黎朗讀作品引起轟動。朗誦成名作《騎鯨少年》以及追憶爸爸的《父親》。更特別的是,陳克華自爆40年前填詞,由齊豫唱紅的《九月的高跟鞋》當中有提到巴黎但從沒去過,這次巴黎行,終於圓夢了!

台灣之光,台灣現代詩人第一人。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陳克華提供)

▲台灣之光,台灣現代詩人第一人。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陳克華提供)

台灣現代詩人第一人  陳克華受邀巴黎(FICEP)參加年度文學盛會

1961年次的陳克華,比黃仁勳年長2歲。少年成名至今已經超過40年。出生花蓮,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目前是臺北榮總眼科部眼角膜科主任。

陳克華為文學藝術創作能量豐沛,出版超過六十本書,著有超過100首流行音樂歌詞,這幾年跨足繪畫、攝影、書法、以及複合媒材跟表演藝術等多元創作領域。成名作《騎鯨少年》詩選集。由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攜手法國當地出版社合作推動臺灣文學法譯,2024年底出版。這次受邀朗讀作品有《騎鯨少年》、2022年出版的《好鳥擋路:陳克華的同志詩選(一九七八至二○二一)》,還有描寫親情及生死別離的《父親》,以及回應新冠疫情的《戴著口罩唱歌》,在巴黎文壇造成轟動。

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左 27歲寫歌時期的陳克華、圖右 陳克華畫筆下的父親。(圖/陳克華提供)

▲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左 27歲寫歌時期的陳克華、圖右 陳克華畫筆下的父親。(圖/陳克華提供)

寫《九月的高跟鞋》不曾去過巴黎  陳克華40年後終於踏上巴黎

「脫下寂寞的高跟鞋、赤足踏上地球花園的小台階、這裡不是巴黎 東京 或紐約、我和我的孤獨 約在悄悄的 悄悄的午夜….」資深網友大人們,一定都聽過《九月的高跟鞋》,當年陳克華才27歲,早以雋永文風成名,《台北的天空》得金鼎獎、也是時報文學、聯合文學得獎常客。恣意遊走在「文學-填詞寫作寫詩vs醫學-眼科醫生之間」大受歡迎。

陳克華說,這次受邀前往巴黎,非常開心,也算是圓了心中的夢,因為之前從沒到過巴黎。1988年時自己不到30歲,創作《九月的高跟鞋》時,寫到「這裡不是巴黎 東京 或紐約  我和我的孤獨 約在悄悄的 悄悄的午夜……….走過了一長串的從前 好像看了一場 一場的煙火表演絢麗迷亂 耀眼短暫 還來不及嘆息的時候 便已走得遙遠」。

1988年以這樣的情懷相思「想像巴黎」,2025年以親自走過「看見巴黎」,沒想到生命的流轉總有巧遇,無論時間過了多久…………

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翻攝自《九月的高跟鞋》YT網站)

▲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翻攝自《九月的高跟鞋》YT網站)

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翻攝自《九月的高跟鞋》YT網站)

▲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翻攝自《九月的高跟鞋》YT網站)

陳克華作詞:《九月的高跟鞋》(曲:虹)

脫下寂寞的高跟鞋 赤足踏上地球花園的小台階「

這裡不是巴黎 東京 或紐約

我和我的孤獨 約在悄悄的 悄悄的午夜

走過了一長串的從前 好像看了一場 一場的煙火表演

絢麗迷亂 耀眼短暫 還來不及嘆息的時候 便已走得遙遠

脫下疲倦的高跟鞋 赤足踩上地球花園的小台階

這裡不在巴黎 東京 或紐約

我和我的孤獨 約在微涼的 微涼的九月

▼【齊豫演唱《九月的高跟鞋》】滾石唱片MV(影片來自YouTube-滾石唱片 ROCK RECORDS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陳克華在巴黎朗讀作品之一《騎鯨少年》

這本書是一則融合奇幻與成長的寓言故事,一名少年在夢境與現實之間,騎著巨鯨展開心靈冒險,象徵對自由、勇氣與命運的探問。陳克華以詩性的語言鋪陳出對青春困惑的凝視,也描寫人與自然之間的遙遠牽繫與回聲。

陳克華在巴黎朗讀作品之二《好鳥擋路》

這部作品以都市人生為背景,描寫在高速前行社會中的人們被“好鳥”干擾旅程的荒謬經歷。作者藉鳥為喻,質疑社會對「好意」的迷思,突顯人性中對秩序與意義的依賴與反抗。文字諷刺中帶著哲思,帶領讀者反省“善”與“阻礙”是否總為對立。

陳克華在巴黎朗讀作品之三《父親》

這部詩集是陳克華對父親的深情書寫,集結對父愛、家庭與時光的思索。字裡行間飽含哀傷與溫柔,既是個人回憶的告白,也是普世情感的觸動。他以詩化的筆調紀錄父親的身影與消逝,構築一座情感與記憶的紀念碑。

陳克華在巴黎朗讀作品之四《戴著口罩唱歌》

這是陳克華在疫情背景下的創作,書名道出當代人面臨封閉與恐懼下,仍試圖發聲與活下去的矛盾姿態。他以詩與散文的形式捕捉人心在危機中的震動與希望,表現出口罩背後仍有靈魂嘶吼、仍有詩意閃爍的信念,是一部療癒且富有當代意識的作品。

巴黎外國文化中心(FICEP)是巴黎國際藝文組織:

創立於二○○二年,由駐巴黎的五十八個國家文化中心組成聯盟,巴文中心是FICEP的創始會員及理事國之一,每年積極參與其主辦活動,推介臺灣電影、文學、音樂等多元藝術表現。2025年的巴黎文學之夜有來自臺灣、土耳其、德國、波蘭、義大利、愛爾蘭、烏克蘭、希臘、羅馬尼亞、捷克等共十九個國家的作家參與,分享作品、創作概念,並以母語或法語朗誦選段。

台灣之光,台灣現代詩人第一人。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陳克華提供)

▲台灣之光,台灣現代詩人第一人。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陳克華提供)

台灣之光,台灣現代詩人第一人。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陳克華提供)

▲台灣之光,台灣現代詩人第一人。陳克華受邀法國朗讀,沒去過巴黎卻寫紅齊豫《九月的高跟鞋》這首歌。(圖/陳克華提供)

2025巴黎文學之夜活動海報。(圖/FICEP提供)

▲2025巴黎文學之夜活動海報。(圖/FICEP提供)

 

 

#怎能不讀書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