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賴清德「十講」點藍營怒火!旅美教授揭真正重點:國民黨扭曲原意

政治中心/黃韻璇報導

賴清德總統發表「團結國家十講」,29日第三講談到「憲政體制」,然而從第一講至今,藍白陣營卻頻頻曲解內容來批評,甚至連綠營都有人認為十講該喊停,或是調整戰略聚焦內政,旅美教授陳時奮(筆名:翁達瑞)就直言,國民黨抓住賴總統的失言,扭曲為說謊、無知、與改寫史實,其目的就是在扭曲賴總統的原意,轉移大罷免的焦點。

賴清德總統的「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時提到,1946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台灣並沒有派代表員參加。對此,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表示,賴清德團結十講根本是分裂十講,竟然利用中華民國憲法做為罷免工具,內容扭曲國家歷史,質疑「他到底有沒有念書?賴清德應該修正並道歉,否則就是抹去台灣的前輩對於憲政體制的努力」。

第三講還談到第五次修憲時,賴清德指出,「大法官解釋『憲法重要本質的條文是不可以改的』,這也說明多數的界線。不是說議會多數就可以決定各種事情」,強調「議會多數的界線,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然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卻將其曲解,並批評賴總統「賴清德民主素養不如小學生」,名嘴張益贍就直言「又有人掉進坑了」。

賴清德赴國際獅子會進行第三講「憲政體制」,重申「總統也是憲法的守護者,有責任維護憲法的五權分立,確保國家體制的完善」。(圖/翻攝畫面)

▲賴清德赴國際獅子會進行第三講「憲政體制」,重申「總統也是憲法的守護者,有責任維護憲法的五權分立,確保國家體制的完善」。(圖/翻攝畫面)

陳時奮表示,賴總統發表「團結國家十講」 ,在第三講提及國民政府在1946年通過的憲法並無台灣代表。事實上,當年的國民大會確實有「台灣省」的制憲代表。國民黨抓住賴總統的失言,扭曲為說謊、無知、與改寫史實,把重點放在「有、無」的爭論。國民黨大舉圍剿賴總統,目的在扭曲賴總統的原意,轉移大罷免的焦點。

陳時奮提到,賴總統的原意是中華民國創立時,台灣仍是日本領土。國民政府在1946年通過的憲法,原本只針對中國的三十五省,不包括日本統治的台灣。因為日本放棄台灣主權,這部憲法的制定才有台灣代表,當年的制憲會議「有、無」台灣代表參與並非重點。

陳時奮認為,真正的重點是這部憲法在台灣施行毫無「正當性」可言,理由有三,首先,這是一部針對大國設計的憲法,人口四億,有三十五個行省。當時的台灣只是人口不及千萬的小島,根本不適合這部大國憲法;第二,這部憲法由來自三十六省的代表制定。其他三十五省的制憲代表並無台灣人的授權,沒有資格決定台灣的憲政體制;第三,即便這部憲法的制定有台灣代表參與,但這群台灣代表並非民選產生,一樣沒有資格決定台灣的憲政體制。

陳時奮強調,國民黨扭曲賴總統的失言,把焦點放在「有、無」台灣代表參與當年的制憲會議,反而錯失了真正的重點,即在台灣施行中華民國憲法毫無正當性。簡單講,此件爭議的重點不在「有、無」,而在「正當性」。

#大罷免決戰726

【94要客訴】傅崐萁帶頭…藍委集體翹班到花蓮造勢反罷免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