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程正邦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中)與美國總統川普(左)會面,宣布台積電在美投資計劃。(圖/翻攝自YT@The White House)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正悄然調整其國際設廠步調。外媒報導指出,台積電擬延後位於日本熊本的第二座晶圓廠動工時程,並將更多資源優先投向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擴廠計畫。此舉被視為對地緣政治與潛在貿易風險的提前因應。
川普將課關稅 台積電加速美廠部署
根據《華爾街日報》與《Barron’s》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大而美法案」(Great and Beautiful Act),主張對海外製造但輸美的半導體課徵關稅,並將晶片產業的投資稅收抵免從25%提高至35%,同時設下2026年前設廠的優惠門檻。如今該法案已通過,將對包括台積電在內的亞洲晶圓製造商產生直接影響。

▲川普宣布關稅政策,稱台積電是世界上偉大的公司之一。(資料照)
為避開關稅風險,台積電決定加碼投資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廠區。目前規劃中該基地將擴展為多達九座晶圓廠的製造園區,涵蓋1.6奈米至4奈米等多種先進製程技術,預計在2030年前陸續建成。
熊本二廠開工遞延 原訂2025年動工恐再順延
相比之下,台積電於日本九州熊本縣的熊本一廠已於2024年中開始投產,主要針對28至16奈米等成熟製程。原訂今年動工的熊本二廠,先前已傳出延至2025年內,但據多方消息透露,台積電可能進一步延後啟動該項目,延後原因除人力資源與資本分配外,也與美國政策激勵與戰略考量有關。

▲熊本縣知事曾拜會台積電高層「爭取三廠」。(資料照)
台積電並未正面回應延後熊本二廠動工一事,但強調全球布局會根據客戶需求、市場情勢、政策支持等多面因素進行調整。
三足鼎立格局浮現 美日歐各有布局
目前台積電在全球主要設有三大區域據點,包括台灣本部、日本熊本、美國亞利桑那,另也已啟動德國德勒斯登設廠計畫。據《Barron’s》分析,若台積電順利完成亞利桑那三座先進廠建設,該區將成為繼台灣後唯一具備2奈米及以下製程量產能力的地區,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高階晶片製造的領先地位。
反觀競爭對手三星在德州泰勒的設廠進度因訂單不足與製程挑戰而延誤,使台積電在美國市場的領先優勢更加明顯。

▲台積電在美國鳳凰城的新廠日前舉行移機典禮,廠房建築上高掛美國國旗、亞利桑那州旗和「美國製造」標語。(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