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蔡厚瑄/埃森報導

▲台灣世大運跳遠好手林昱堂。(圖/大專體總提供)
台灣跳遠全國紀錄保持人林昱堂在台灣時間24日凌晨終於在2025年德國世大運登場,資格賽他三次試跳擇優7公尺70排第10名晉級決賽,林昱堂受訪時也直言自己對成績並不滿意,雖然擔心再度受傷,但也希望在決賽時自己能表現得更好。
林昱堂2019拿坡里世大運初登場就闖進決賽,最後跳出7公尺75排在第8名,不過近年來他再進化,2023年亞洲田徑錦標賽男子跳遠決賽,以打破高懸30年全國紀錄的8公尺40奪金,今年在亞洲田徑錦標賽男子跳遠決賽,也於第4跳繳出8公尺20,可惜最後遭到中國選手逆轉,但仍收下銀牌。
這次在世大運跳遠資格賽共41人競爭,每名選手有3次機會,跳過7公尺95能直接挺進決賽,另擇優晉級共取12人參加決賽,在A、B兩組只有地主選手赫爾登(Luka Herden)以7公尺96直接晉級。
而林昱堂第一跳7公尺50、第二跳推進到7公尺70公尺、第三跳維持7公尺70,最終在資格賽排在第10名晉級決賽,賽後林昱堂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雖然難得可以健康出賽,但同時感覺到肌肉好像有點不太習慣,「第一、二跳我後大腿收縮,我感覺有點害怕,因為平常都有帶點傷,助跑沒有那麼快,這次是傷都好了,用蠻健康的身體去比賽反而不習慣,之前受傷到現在痊癒這段時間,沒有太多比賽讓我嘗試。」
對於自己資格賽的7公尺70成績,林昱堂坦言並不滿意,點出自己第二跳比較保守,是因為後腳有點受不了,「有跟教練、治療師討論該怎麼辦,治療師說有受傷風險,教練建議我試試看,速度加到可以承受的極限,如果真的不行就不跳,今天算是適應期,希望決賽可以做更好,畢竟身體難得痊癒。」
最後林昱堂也強調,說不想拿牌是假的,但同時他還是希望自己能維持身體健康,不要為了硬拚又受傷,反而影響到明年的名古屋亞運。

▲台灣世大運跳遠好手林昱堂。(圖/大專體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