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只有台灣人才懂!大阪妹工作聽「1詞」崩潰 全場秒解答曝由來

生活中心/朱祖儀報導

原PO接電話聽到「小老鼠」很疑惑。(示意圖/資料照)

▲原PO接電話聽到「小老鼠」很疑惑。(示意圖/資料照)

不少台灣人喜歡用簡稱或代名詞去稱呼某樣物品,但這種在地說法讓外國人聽得霧煞煞!一名從日本大阪來台灣工作的女子透露,最近工作上接電話要記下對方的電子信箱,不過對方唸到一半突然出現「小老鼠」,讓她超級茫然。不少台灣人看了全都笑翻。

「台灣的小老鼠是什麼?」一名在台灣工作的大阪女子於IG發文表示,有一天自己接到中文的電話,對方要她寄Email,她心想Email大多都是英文,應該沒有問題,但沒想到對方唸到一半,突然出現「小老鼠」,讓她突然滿頭問號,「怎麼突然出現小老鼠?」

該女子忍不住提問,「小老鼠是什麼?」對方似乎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因此將電話轉給會講英文的男性專員,沒想到男性專員唸一唸,同樣出現「小老鼠」,讓她當場傻眼,「講英文的時候也說小老鼠嗎?」忍不住當場笑出來,後來才想到,「該不會是@吧?看起來真的有點像老鼠的耳朵或尾巴」,因此決定寄信看看,沒想到真的成功了。

台灣人寄電子郵件時,會將「@」唸成小老鼠。(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台灣人寄電子郵件時,會將「@」唸成小老鼠。(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不少網友紛紛笑說,「英文比較好的先生說出『小老鼠』,實在很鬧」、「笑死,用Google翻譯的繁體中文語音來唸,也是唸小老鼠耶」、「笑死,這篇超好笑,根本脫口秀段子」、「在台灣不管怎麼轉接都是小老鼠唷」、「台灣人都唸小老鼠沒有錯,我現在都唸at,反而很多人聽不懂。」

事實上,「@」的正式名稱為commercial at,不過一般讀作「at」,有網友解釋,因為該符號是一個小寫的a,加上尾巴,所以大家約定俗成就將這個符號稱為「小老鼠」,還有人指出,「小時候老師就是唸小老鼠」。除了台灣會用動物來稱呼「@」之外,義大利將其稱為蝸牛,德國人則是叫蜘蛛猴。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普發現金不覆議?行政院會後記者會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