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黃國昌喊往地下挖「一座玉山」深放核廢料!網搖頭 廢核團體打臉1說法

政治中心/施郁韻報導

黃國昌稱可以往地表下挖3到5公里,相當於超過一座玉山高度。。(圖/翻攝畫面)

▲黃國昌稱可以往地表下挖3到5公里,相當於超過一座玉山高度。。(圖/翻攝畫面)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投票,中選會辦理5場意見發表會,13日舉辦第4場說明會,由正方代表、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宣稱可以往地表下挖3到5公里放核廢料,相當於超過一座玉山高度。網友看完後,搖頭喊「這工程可能比雪隧難度更高,重點是這地點在哪,不知道咧!」

正方代表人黃國昌在第二輪發言中表示,很多人都知道,過去他是反對核電的人,第一次參與大規模反核運動,正是在福島核災之後,2011年自己還是一位中研院的學者,「我跟許多台灣人一樣,被當時311影像深深震撼。然而,世界各國核電復興關鍵在於務實,對我而言同樣也是如此,曾經參與反核運動,我非常了解大家對核電的疑慮,因此,我也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國際社會多數國家重新擁抱核能的文獻資料,並深入民間向產業界、環保界的人士請益。」

黃國昌提出,在全球核廢料技術處置的發展中,一項嶄新的技術「深孔地質處置」(DBD)宣稱這項技術已在國際間獲得支持,展現出高度的安全性與可行性,對於地狹人稠且地質豐富的台灣來說,不僅只是技術性上的突破,更是政策上面的轉機。

黃國昌說,傳統處理高放射性廢棄物的「深層地質處置」(DGD,Deep Geological Disposal),要在地下500公尺建造大型坑道,但DBD不同,將以鑽井技術把高階核廢料注入地表下3到5公里深的結晶岩層,利用天然地質屏障進行長期隔離。

律師林智群在臉書發文表示「在台灣地震帶往下挖一個玉山的深度,這個技術很簡單嗎?」狠酸「他乾脆說用飛彈射到外太空,看起來還比較可行。」引起網友熱議。

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目前只有芬蘭有做到,他們挖了400公尺深。」、「他哪次不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先不論可不可行,但為什麼要這樣破壞台灣美麗的土地?」、「他去挖嗎?用講得誰不會?怎不說打造ㄧ艘太空船把核廢料送到另一個銀河系?」、「這工程可能比雪隧難度更高,重點是這地點在哪,不知道咧!從不否認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這種X話誰都能說」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聲明指出,雖然深孔地質處置技術因具有鑽井規模小、對岩體擾動較少的特質,而被部分人士視為技術突破,不過黃國昌描述為「已成熟並成為主流」並不符合國際現實,「該技術早在1957年便被提出,但直至今日仍未臻成熟,且如何確保廢棄物在數百年至數千年的時間尺度內保持安全隔離,仍缺乏實證基礎。且不論是DBD還是DGD,都必須依賴極為穩定的地質條件(避免地震、火山、地下水滲流等威脅)並需要長期監測與多世代管理,這不僅是工程難題,更涉及社會、政治、財務與治理挑戰。」

 

#黃國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