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李在明本月25日將在白宮與川普會晤。專家分析,首次見面的兩人除了建立互信外,也聚焦美對韓逆差擴大及軍費分攤等議題。另在美韓軍演進行且南北對話停滯之際,外界須警戒平壤可能升高挑釁。
川普(左)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右)25日將於白宮首次見面。(圖/翻攝自川普X平台、이재명臉書)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今日下午舉行線上座談,探討本次峰會重點與可能走向。地緣政治與外交政策部門主任車維德(Victor Cha)說,因為是首度會面,雙方將以建立互信為先,難有重大突破,較棘手議題可順延至10月韓國慶州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場邊再談。
在經貿方面,CSIS經濟計畫主任勒克(Philip Luck)指出,韓美在期限前達成貿易框架,使韓國輸美商品的關稅稅率降至15%,與歐盟、日本相當,但仍僅為框架、非最終協議。他並表示,2024年美對韓逆差較去年擴大約30%、增加約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453億元),勢將成為川普團隊關注焦點。
車維德補充,除落實貿易框架外,先前未涵蓋的數位貿易也可能在會中被提出。他形容,川普將「如雷射般精準」聚焦於貿易逆差,預料成為談判焦點。
在安全領域,車維德表示,「同盟現代化」將成主軸,可能涉及美軍在韓地面兵力調整與強化空海戰力、韓方國防支出、駐韓美軍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SMA)與戰時作戰指揮權等。
他補充,現行SMA韓方出資逾10億美元,且駐韓美軍韓福瑞斯營區(Camp Humphreys)由韓方全額負擔,但川普希望盟友國防支出佔GDP約5%,並曾拋出50至100億美元等級的更高分擔費用。
位於南韓平澤(Pyeongtaek)的韓福瑞斯營占地14.7平方公里,是美國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可容納3萬2000人。
在區域戰略上,研究員卡茲(Katrin Fraser Katz)指出,李在明對日合作採「雙軌」做法,將歷史爭議與面向未來的合作分開處理,且此次訪美前先赴日本。
她並預期,美日韓三邊合作可望在聯合聲明中低調重申。至於涉中議題,因在韓國內部敏感,韓方傾向採用概括式表述,避免被迫作出具體承諾。
針對北韓議題,CSIS資深顧問塞勒(Sydney Seiler)指出,美韓在「威懾」與「對話」間拿捏,當前重點仍是維持聯合軍演與戰略部署。同時,韓方也釋出有限安撫訊號,包括關閉「大聲公」心戰廣播、限制氣球並恢復南北軍事協議部分條款。
賽勒指出,接下來兩週在制裁延續、對話停擺與美韓軍演並行的情況下,北韓挑釁風險升高。加上人民軍正值夏季訓練期,可能以飛彈或火炮示威升高局勢,但不太可能發生致命衝突。此外,他強調,俄羅斯的支援正強化北韓無視壓力的能力,應列為本次峰會的重要議題。
車維德最後補充,李在明其後將出席韓美企業CEO圓桌與智庫演說,另預計參訪費城船廠,以凸顯投資與造船合作的產業面向,相關細節仍待敲定。(中央社華盛頓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