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中國「3大災難」曝光!第2個最慘卻最少人知

國際中心/唐家興報導

「明清小冰期」造成的傷亡,遠比想像可怕。(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明清小冰期」造成的傷亡,遠比想像可怕。(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從古至今,在人類的發展史上,當人口不斷增加時,往往會因天災人禍而銳減;而在中國古代歷史大災難的紀錄中,曾發生三次規模巨大的劫難。如果沒有這三次災難,中國的人口數量可能遠比今天更多。

第一次災難:西晉五胡亂華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重大劫難,被認為是「人禍」-西晉時期的五胡亂華。
當時,西晉內部因八王之亂導致國力衰弱,塞外游牧民族趁機進入中原,先後建立多個非漢族政權,與南方漢人政權分庭抗禮。這場動亂造成無數百姓死亡,史學界普遍將其視為漢民族歷史上的一大浩劫。

第二次災難:明清小冰期

第二次劫難則屬於「天災」,也是最為嚴重的一次:明清時期的小冰期。
這段時間大約在1550年至1851年間,從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氣候異常寒冷,農作物大規模減產,隨後引發饑荒與農民起義,社會動盪加劇。
史料記載,這段時期還伴隨大規模瘟疫與戰亂,滿清入侵更使死亡人數無法估算。所謂的「明清小冰期」,遠比許多人想像的更加可怕。

第三次災難:日軍侵華戰爭

第三次災難則發生在近代-日軍侵華。這場戰爭造成千萬中國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影響之深,至今仍讓人銘記。
相比之下,明清小冰期或許不為大眾熟悉,但它與戰亂與瘟疫交織的結果,對中國人口結構的打擊,絲毫不遜於外敵入侵。

歷史警示:天災人禍的雙重考驗

回顧這三場中國古代歷史大災難,無論是人禍還是天災,都對人口發展與社會格局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從五胡亂華到小冰期,再到日軍侵華,每一次浩劫都提醒世人,歷史並非只是過去,而是未來的借鑒。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